京都街头
因为侯公公替庆帝宣旨去了,
所以,范闲一人步行回范府
只见他手上提着一个奇怪的箱子,
饶有兴致地走在京都街头,
看着大街小巷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
心里想着,这京都果然热闹,
这人流量,比后世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不遑多让呀。。
“永安公子来我苏州时,
曾在城外的寒山寺留宿,
写下的诗句堪称千古奇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位青衫学子满脸骄傲地说道。
“不不不,我还是觉得永安公子写我杭州的诗更绝,
比如写西湖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还有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跃然纸上,心驰神往。”
一位儒雅的学者说道。
“不不不,我觉得永安公子对我长安才是真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春日的得意,秋日的凄清,都被他一人写完了。”
另一位年轻的诗人感叹道。
听头街上学子的议论,范闲眉头一紧,,
这位永安公子,,或许是他的老乡
另一条街道上,则比较安静
道两旁站着一排排身穿甲胄的士兵,
庆帝的马车缓缓驶过,却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庆帝眉头微皱,他并没有吩咐停车,
“陛下,永安公子正在前方街道上,
学子实在太多,太狂热。。。。”
宫典恭敬地回话。。
“学子太多,便让朕等着,是吗?”
庆帝的语气里听不出任何喜怒,
宫典却吓得直接跪了下来,
“是臣办事不力,臣这就加派人手,强力驱赶。。”
“罢了,既然是永安公子到了,朕亲自去看看。”
庆帝忽然来了兴致,他有多少年没有在人群里走过了,
“陛下不可,前方街道人员太多,太复杂,潜在危险实在太多了。”
宫典连忙劝阻。。。
“有你在,无妨。”
说话间,庆帝已经下了马车,往前走去。
庆帝刚走过街口,正好看到坐于白虎背上的人,
只一眼,庆帝瞳孔便缩了一下,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无它,那人的脸,生得实在太像已故的先皇贵妃,
当年的皇贵妃艳冠后宫,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
原本,当年最可能登上皇位的,
便是皇贵妃的长子,当年的楚王,
若不是叶轻眉用大狙杀了楚王,
那么,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
便是永安王的亲哥哥,楚王,
李云漠早已看到了庆帝,今天这一切,当然不是巧合,
他是专程来打庆帝脸的,
他不是要把他养废,养得大字不识几个吗?
那他就弄个文坛宗师当当。。
就在庆帝思绪起伏之间,
李云漠已经驱着白虎,向他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