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新三国终结者 > 八、中国异族及其国家 一

八、中国异族及其国家 一(2 / 2)

古族名。殷周到南北朝,活动在今陕、甘、川等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最早受匈奴统治后附汉。秦汉时和秦汉多有争战。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就有灭氐王,设武都郡以统之的记载。这是汉朝在氐族居地设郡县之开始。当时统治氐人的郡以下设道不叫县。如广汉郡有刚氐道,甸氐道,蜀郡有湔氐道等。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大批氐人被多次迁徙至内地,因此氐人大量接受汉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说汉语,穿汉服,习农耕,从汉姓。十六国时前秦(氐符氐),后凉(氐吕氏)、成汉(巴氐李氏)等国均为氐人所建。秦汉前氐,羌同是一个族体,以后分为氐和羌两个族体,氐以农为主,羌以牧为主,后来部分氐,羌南下至四川、西藏、云南与土著先民融合,又成为现今西藏、四川、云南、青海、藏缅语族各族的先民,又是构成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氐在甘肃还建立了一个仇池国(后称南秦)其先为杨茂,存在二百一十年,后降附北魏。前秦存在四十三年亡于后秦;后凉存在二十七年,亡于后秦;成汉)后改国号为汉—存在四十三年亡于东晋。氐与羌,一说羌为大名,氐为小名,羌又称姜戎故有“古西戎各族皆羌也”之说。

羌(姜姓)

最古老的族名。以羊为图腾的燧人氏即是古羌戎的一支,本是西羌各族的共祖,后来落后了,变为少数民族亦为中国现有少数民族之一。殷商时,称羌方,与商的关系时好时坏,后臣服于商。最早,羌人即与姬姓的周人世代通婚,并多次与周结成部落联盟。周初在分封异姓诸侯时,姜姓贵族最多,如齐(今山东东北部)、许(今河南许昌东)、申(今陕晋之间)、吕(今河南南阳西),纪(今山东寿光)、向(今安徽怀远)、州(今山东安丘)、鄣(今山东东平)、历(今湖北随县)等都是姜姓的羌人封国。战国时,羌人主要活动在河、湟地区,爰剑(秦之奴隶)逃回河湟后,教会羌人农耕、畜牧,被推为大酋长,羌人把奴隶叫做“无弋”,因之他被称为“无弋”爰剑。秦强盛以后,爰剑之孙卬昂率大部羌人西迁数千里,遂与其它羌部隔绝不相往来。据说其后子孙繁衍不息各自形成部落有一百五十多个,有记载的就有耗牛种越雋羌(西昌东南)白马种广汉羌(川西),参狼种武都羌(今甘肃武威)等……爰剑的曾孙忍和午仍留湟中。属于别种的羌人还有先零、当煎、牢姐、发羌、唐耗等。羌的另一部还迁徙西域。汉时天山以南有婼羌,其西有葱茈、黄牛以及西夜无雷,依耐、蒲犁等羌族所建之国。羌也是构成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羌与秦汉亦有过多次争战。十六国时,姚苌建立后秦存在三十三年亡于东晋;北宋时党项羌李元昊建立西夏帝国,与宋时战时和,存在一百九十多年。史载炎、黄两族原来也是羌的两个大支,应该说夏、周、秦之先祖亦均是羌人,传伏羲也是羌人。西王母也是羌人。三代以后部分羌人南下后与南下之氐人又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今日川藏、滇、青诸省各族的先民。唐武则天时,西域尚有许多羌人所建之小国。

三苗

古族名。又称有苗。梁启超认为三苗即蛮为“苗”之音转。最早分布在江淮,荆州一带,实为是九黎之后。尧、舜、禹均与苗族打过仗,舜时即被迁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战败被俘的一些人成为奴隶称“苗民”)下落无考。又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以后南方的苗族可能是三苗一些部落的后裔。又说:三苗是浑敦、穷奇、饕餮三族之苗裔,南下后,君九黎,故谓之三苗。反映了炎黄之争和炎、黄与东夷族之争。宋以后之苗、瑶族,可能都是武陵蛮之后裔,无论苗、瑶支系均以百计。

九黎

古族名。是东夷系的一个重要氏族,蚩龙是他们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是为八十一个兄弟部族,以金作武器,并能呼风唤雨熟知天文气象。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一部分留居北方,建立黎国,以后为周所灭。一部份被炎、黄族所俘。一部分退回南方,是后来南方苗蛮各族各个部落的先民。

古族名。分布于湘、鄂、川等省,称呼很多。在湘西居住着古老的以犬为图腾的盘瓠蛮,又称武陵蛮。后来武陵蛮一部北迁中原陆浑(今河南嵩山东北)余众又称五溪蛮(雄溪、楠溪、辰溪、西溪、武溪)。在今鄂西,以东地区居住着以虎为图腾的廪君蛮又称巴蛮或巴郡南郡蛮。四川嘉陵江边还有爱好歌舞,以射虎为事的板楯蛮。当时巴渝舞已成为汉朝庙堂的一种歌舞。人死后,以独木舟为葬具,名为船棺葬,后来船棺葬的消失,说明板楯蛮从西汉时起,正经历着与汉族融合的过程。蛮族后来又繁衍到豫、浣、皖、赣等省,出现了豫州蛮,荆州蛮等。蛮族以种植谷物为主业,也从事狩猎、纺织等业。西汉以来,汉王朝就在这些地方设郡立治加以统治征收赋税。如对武陵蛮征收“贡布”大口每岁一匹,小口二丈,向廪君蛮除征收赋钱外,还征收賨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簇,向板楯蛮每户纳“贡钱”四十(因板楯蛮在汉时期经常被征募作战屡著战功,曾助汉高祖攻下关中,所以蛮中七姓渠帅得以免除租赋,其他一般蛮户则实行轻赋。板楯蛮在汉时又称为“賨民”因其交纳的赋税称为“賨”,以布代赋称为“賨布”。)

百濮

古族名。秦汉以前分布于楚国江南各地。无统一君长,故名百濮,后与当地各民族融合。又说:百濮的一支,到了云南与土民融合成为西南哀牢一带的濮系各族。

百越

古族名。秦汉以前即已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部族部落众多,故又称百越。越又为古国名,亦称于越(姒姓),始祖是夏少康庶子,战国时为楚所灭。越之南有瓯越、闽越、杨越、南越等。相传百越的一支到了云南成为今云南傣族的先民之一。古越的一支到了台湾成为今台湾高山族的先民之一。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又是魏晋以来,对分布在川、滇、黔、桂、粤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僚和濮人交错而居,濮住山区,越僚人则住河谷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族。“僚”古滇越人,“鸠僚”之后又称“葛僚”、“圪僚”。古滇越人和“僚”后来又分别形成云南德宏的傣族(又称金齿、白衣)和西双版纳的傣族(又称茫蛮),“僚”的一部又成为云南壮族的一部。(今天在壮族地区有些部族仍称“僚”或“葛僚”)。是南越的后裔。

南越

古族名。国名,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也称南粤。秦于其地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秦末龙川令赵陀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汉武帝时曾助汉击败闽越的进攻,后来南越又反汉、汉武帝元鼎六年(一一一年)灭南越,置九郡。

闽越

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秦以其地为闽中郡。首领无诸传为越王勾践之后,汉初受封为闽越王。治东治(今福州)。后分为繇和东越两部,汉武帝元鼎六年,东越王馀善后汉失败,部分族人被迁至江淮地区。

骆越

古族名。古越的一支。为百越西方部落,秦汉时主要分布在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与现在我国的壮、黎等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瓯越

古族名。又称东越东瓯。传为勾践之后,秦汉时分布于今浙江瓯江,灵江流域。首领摇助汉灭项羽,惠帝时封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温州市),又名东瓯王。武帝时遭闽越攻击,族人被迁居江、淮一带,后来均逐渐与汉族融合。

扬越

古族名。被迁居到江淮一带的闽越瓯越人,居扬州的很多故又称扬越,以后又是对越人的泛称。留在原地跑到山上居住的越人则泛称山越。

党项(西夏)

古族名,又称党项羌,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活动于今青海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唐代,吐蕃兴起,逼党项北迁,故地为吐蕃占领。安史之乱,吐蕃,党项联军反唐失败,郭子仪把散居在灵、盐、庆诸州的党项人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以北,夏州(陕西横山)以东地区。形成东山部落和平夏部落。唐末,平夏部落首领拓拔思恭率部助唐镇压黄巾起义,被封为夏国公,节度使,赐姓李。从此党项便据有银、夏、缓、寡、静五州。历经五代,党项利用当时藩镇争战,朝代更替,势力逐渐强大,割据一方。到宋宝元元年(一0三八年)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号大厦,史称西夏。其地东尽河套,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园万余里。其政治、军事、文化制度均仿唐宋。与宋时战时和。西夏王国从景宗元昊到末主李现共传十帝,历时一九0年,于一二二七年为蒙古所灭。李元昊称帝时曾创造西夏文。后失传,今已发现。阴山,曼德拉山、贺兰山岩画中均有党项文字。

古族名,国名。氐羌族之一支是从叟人中分化出来的。分布在四川偏西地区,曾参加武王伐纣之盟,到蚕从时始称蜀王。以后杜宇(望帝)禅位于开明(杜宇相)迁成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六年)灭于秦。秦于其地置蜀郡,主要从事农业,以后蜀人与入川之秦人,逐渐融合,成为后来汉族的组成部分。杜宇生于朱提(今昭通),教民务农,娶朱提梁氏女为妃,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囿苑。其后保子帝“雄长僚僰”,意即控制了滇、川、黔边僚人僰人地区。“有滇、僚、賨、僮、仆之富。其时,在蜀之西还有“徙”(在汉嘉今四川天全雅安)还有“邛都”(在今四川西昌、凉山)两个独立的大部落。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分布在川西滇西北地区,是“六夷”的一个古老民族。后与南下的氐羌族融合。笮在今四川盐源、盐边及云南华坪、永胜、宁蒗一带。产名马名笮马,体形较小,但能负重有耐力,适应山间小路。为岁纳贡品。

古族名。国名。《山海经?海内经》巴为太昊之后。《华阳国志?巴志》又说:巴为黄帝,高阳氏之后。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廪君为著名首领。因以前居湖北长阳西北,后向川东扩展。因助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为廪君蛮、板楯蛮、武陵蛮、江夏蛮(又称五水蛮)的先民。战国时,巴与蜀“世代有争”遂北向联秦,秦借口救巴,遣归仪,司马错率兵入蜀,蜀亡后,又灭了巴,苴(在今四川北部昭化一带)。东汉西晋时,廪君蛮与板楯蛮已逐渐融合称为巴人或賨人。汉末一部分巴人北上归附汉中的张鲁,以后,宕渠的巴人也北入汉中,曹操把巴人也迁入汉中,曹操把巴人迁到略阳与氐人杂处,又被称为巴氐。后来巴人与汉人的差别已逐渐消失,其余巴人和苗、瑶族融合。苴:蜀王封第葭萌为苴侯,命其居地为葭萌,因其弟私亲巴人,故蜀、巴世有战争。又说,苴,实为巴族之一支。其时,巴之四周降苴以外,还有賨、共、濮、奴獽、夷蜑诸蛮。奴獽、夷蜑均为被统治之国。“共”是賨的分支,是板楯蛮,七姓渠师龚姓之别称。

古族名,国名。氐羌族的一支。“僰”是自称,又是他称。秦时滇东北的僰道(今宜宾)曾为僰候国的所在地,后来大量僰人沦为奴隶,称僰僮。秦汉修五尺道和西南夷道都以僰道为起点,向南延伸从会无(今会理)渡泸(金沙江)至高狼(今会泽、巧家)直至滇中,沿途均为僰人居住地区,称为濮人之邑。濮,古读为僰又称滇僰。《水经?汉水注》引地理风物志说:“夷中僰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这是因为僰族当时经济文化有较高发展之故。西汉末年朱提(今昭道)的僰人已修了“千倾田”,种植水稻。冶铜技术也较为发达。今滇中的通海,江川至石屏一带是西汉的胜休县,王莽为了镇压僰人把胜休县改为胜僰县。公元一世纪,僰人首领若豆,孟迁起义击败了王莽派来的二十万大军,可知滇中直到西汉末年乃是僰人的主要聚居地区。武帝设益州郡后,“靡莫三属”和“滇王”不再见于史册,是时滇国已衰,滇之名也随之消失。

这一时期并没有大量僰人迁入滇中的记载,说明也是原业滇中地区的主要居民。

古族名,又称仆人。魏晋南北朝称濮。唐称卜子蛮、宋元称蒲蛮,卜蛮。明清称哈喇,卡瓦、卡喇、崩龙,为现今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先民。住在古云南西南部的濮人不是南方的濮人,也不是滇中的“僰人”,更不是春秋时参加武王伐纣和成王成周之会的濮人。古代元江因流经濮人居住地区故又名“卜水”。殷商时,卜人就向商王朝献“矮狗”(短狗),向周王献丹砂。直到明清时期,王朝仍规定顺宁(今风庆)的蒲蛮以矮狗(即短狗)为贡品。当时“儋耳”“焦侥”也是濮人,后来分化为“卜子”和“望”两族。前者形成今天的布朗族,后者形成今天的佤族。又:相传古代南方百濮的一部到云南后也可能与云南的濮人融合。另一部或属巴或属楚,属楚的巴人,是近代布依、侗、水族的先民。

古族名。东汉末至三国时,是滇池地区和滇东的主要居民。王莽镇压僰人起义的二十万大军,都是从天水、陇西、广汉、巴蜀等地征来,这些地区都是叟人住地。叟又称氐叟和僰人称氐僰一样。南中叟人主要分布于滇中,滇东及四川西昌一带,与秦汉时期僰人分布的地区大体相同。说明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近亲或继承关系。叟人大量移入滇中,是民族压迫的结果。僰的名称消失又和叟人大量南迁有关。原来以僰人为主的滇池地区和朱提郡(今曲靖)由叟人取代(今晋宁县晋城),滇池地区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昆明

古族名。汉晋时,居住在滇西滇东和滇中山区的“编发,随畜行徙”的一些部族,叫昆明诸种,或昆明之属。是云南境内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民族集团。当时,汉人把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又泛称为“夷”或“夷种”。称大种曰“昆”,小种曰“叟”。与昆明人同时存在的还仍有嶲(音西)、笮、邛等同族部落。属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原始社会时期。他们多次阻断了汉武帝寻求通身毒(印度)的通道。东汉时,刘尚渡泸击“昆明诸种”追至不韦(今施甸)并在洱海和保山地区设西部都尉(后改为永昌郡),管理这一带的“昆明”人。住在滇池以东的“昆明”人,在他们住地都留有“昆明”这个地名。诸葛亮南征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青羌”,与交纳赋税的賨叟不同。他们当是住在山区从事游牧的“昆明”人,与住在坝区从事农耕的“僰”、“叟”人处于垂直分布状态。史载三国时云南有所谓“上方夷”和“下方夷”之分。“上方夷”即是山居的昆明人。西晋以后,朱提郡的“叟”人和“僰”人大量西迁,滇东遂成为“昆明”人的主要聚居地区。由于居住在“爨”氏统治地区的东部,后来又称为“东爨”。但族属上区别于“西爨”。蜀汉时,原居住在滇西的“昆明人”,又大量移居至滇中和滇东北与原来居住在那里的“昆明”人汇合。隋唐五代时聚居在滇东北的昆明人曾建立过“罗殿国”。“滇僰”西迁和“昆明”东迁,是东汉至隋唐时期民族迁徙的主流。

乌蛮、南诏

古族名,国名。唐时主要分布于今四川、云南南部、东部、贵州西部,为东爨、六诏的主要部分。属氐、羌氏。唐时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曾建立过南诏国。开始以蒙舍首领细奴罗建立大蒙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六*九年),以巍山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逻阁在唐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蒙舍诏、浪穹诏、施浪诏、瞪赕诏、越析诏),遂建立南诏国,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西),被封为台登郡王,后又封为云南王。六诏的统一,成为唐朝在西南抗拒吐蕃的屏障。天宝九年(公元七五0年)反唐陷姚州,臣服吐蕃,后屡败唐兵,将唐势力逐出云南。安史之乱后。又乘机北取嶲州南部地,继向周边僚蛮部落大事开拓。历史上叫西开“寻传”,其国土,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东至滇黔边界乌蒙、乌撒部,南抵红河上游,同时筑拓东城(今昆明市),以控东南,成为唐时西南一大强国。贞元十年(七九四年)又转而通唐反吐蕃,夺取了神州都督府址(今剑川、鹤庆、丽江、中甸一带)和昆明城(今盐源)。又南征“茫蛮”、“黑齿”等部,拓土南至女王国(今泰国南奔一带)。大历十四年迁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市)。历传十三王,其中,十王受唐册封,前后共三四七年。唐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公元九0二年)为其清平官(宰相)郑回之后郑买嗣所灭。主要原因是连年用兵,曾西掠骠国,两陷安南、掠邕州、攻黔州。四次攻打越嶲、成都掳掠抢杀,民怒沸腾,终于引起广大奴隶和百姓起义,郑买嗣只不过利用了这个时机而已。

白蛮、大理

古族名,国名。段思平,出自白蛮大姓,世为南诏贵族。公元九三七年,原通海节度史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南诏亡后,相继出现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个小国),建立大理国。大理国基本上继承了南诏的疆界,段思平在位时作了一些改革,后为大臣杨义贞所代。仅四月,鄯善(今昆明)领主高升太起兵灭杨义贞,恢复段氏政权。继后,高升太骄横跋扈,遍封其子弟于八府、四郡,实际上控制了大理政权。公元一0九四年,段氏让位给高升太,高氏自立为王,号称:“大中国。”但是其他领主不服,起而反高。二年后,政权复归段氏,高氏任大理相。当时少数部族首领相继进行封建割据。三十七部中的于矢部(今曲靖地区东部和贵州的西南部)建立“罗殿国”,“些么徙”部(今曲靖地区南部和玉溪地区东部)建立“自杞国”。滇南各部则各自称为“特磨道”(今文山州),“罗孔道”(今红河州外),“白衣道”(今元江及附近地区)等等。当时在西双版纳地区还有“景龙金殿国”。这些大小领主都是后来土司的前身。不过,大理政权基本还是稳定的。一直与宋修好。宋王朝也于太平天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大渡河上建造大船:“以济西南蛮夷之朝贡者”。为了加强与西南各族的政治经济联系,宋王朝还封大理王为“云南八国都王”。后来改封为“云南大理国主,统辖姚、嶲州界山前山后百蛮三十六鬼主,兼怀化大将军、忠顺王”。淳化五年,政和七年进一步册封大理王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大理王”。宋末,大理国是南宋王朝抗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主翼。公元一二四四年大理将军高和统率云南各族人民在九禾(今丽江九河)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在这次战争中,高和战死,至今九河地方还保着“白王塔”的遗迹。元灭南宋后于元宪宗四年(公元一二五四年)派军南下攻克押赤城(今昆明市)俘段兴智,大理国亡。大理国前后传二十二世,共三百一十八年,大体和宋朝起讫的时间相同。白蛮是现在白族的祖先。宋时(北宋、南宋)均与大理国友好,无战争。大理亡后,滇东三十七部些么徙自杞国还对元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古乌蛮、白蛮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两部(均在云南东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为界。东部以乌蛮为主,西部以白蛮为主。元代一般以乌蛮为黑爨以白蛮为白爨。明以后爨则专指“罗罗”。西爨地区的白蛮,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滇僰、叟、爨为主体而不断融合其它各族(主要是迁入这个地区的汉族)人民而形成的一个接受汉族文化较多的民族集团。当时住在洱海地区的“河蛮”及其附近的“松外蛮”,虽都是“白蛮”的一部分还不在爨氏统治的范围内。

东爨的乌蛮,主要居住着“昆明”人的许多部落。号称“昆明十四姓”、“乌蛮七部落”。主要有“阿竽路”(今东川)、“阿猛”(今昭通)、“夔山”(今大关、镇雄)、“卢鹿”(今宣威及贵州水城西)、“磨弥剑(今宣威、曲靖)“暴蛮”(今贵州兴义、普安)以及四川凉山地区的“勿邓”。

到了唐宋时期,云南腹地的白蛮和乌蛮,通过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语支的彝、纳西、哈尼等族。

古族名,国名。滇又称滇僰,意为滇池的僰人。滇国以僰族为主体,在其辖境内尚有“昆明”“叟”等族。氐,羌之别种,史称氐僰,亦称羌僰,当为氐羌族中的氐人。羌族又是从氐羌族分出来的一大族体,夏以前即有部分氐羌族南下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庄硚失败后率众数千经贵州入滇,征服了夜郎和滇池地区周围的莫劳浸,靡莫等数十个部攻,建立滇国,称滇王(在数十个部落中,以滇为最大)。庄硚原想在滇池地区蓄积力量,然后返乡与楚国统治者决一死战,后因秦遣司马错夺取楚国的黔中郡(公元前二八0年),隔断了归路。起义者只好留下来同滇池地区的人民共同从事开发。史载“今西南诸夷,楚庄之后”,“自夜郎以西,皆庄硚余种”。实际上应该是不同族属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滇国的形成比“巴”“蜀”稍晚,其辖境相当于武帝时益州郡的范围。在滇国形成前僰族早就与内地有交往,在云南江川,晋宁、楚雄、祥云等县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其文化发展水平与中原一致,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古族名,国名。掸国在古云南永昌郡西边(今中缅边境),早与中原有友好往来,掸人为缅甸东部掸邦的基本居民。居住在云南的掸人是傣族的先民之一。

附国

古族名。国名。地在今西藏地区东部,属汉代西南夷之一。《隋书?附国传》载:附国距蜀郡二千里,其境南北八百里,东西一千五百里,民二万户。产青稞、小麦、牛、马、金银。东与嘉良夷、南与薄缘夷,接西为女国,东北为党项。后为吐蕃兼并。附国为羌族所建之国。

女国

古族名。国名。六世纪中叶存在于青藏高原,保持着母系制,有关记载见《北史》、《隋书》。女国原名唐牦(葱茈)又说女国即羊同地处葱岭以南,北接于阗,东接吐蕃,有万余户,世代以两女王共管国政,王夫名金聚,不预政事。俗贵女轻男,妇女任吏职,男子为军士,生子皆随母姓。地产金、盐、朱砂、麝香、牦牛等,常售盐于天竺,售金器于吐谷浑,人民以狩猎为生。曾数次与党项、天竺争战,隋开六皇六年遣使朝隋,玄奘《大唐西游记》记此国为“苏伐刺拏瞿怛罗”(梵语)、意为金氏即产金之国。女国曾受吐蕃统治,后与羊同象雄合并,后为吐蕃兼并。与此同时,在青藏高原东边还有另一个女国,《新唐书》说它源于西羌,东女王号“宾就”。女官号“高霸”均为世袭。有户口四万余,大小八十余部落有汤、董等大姓,国人居层楼重屋散在山谷间。有文字。隋大业中(六0五——六0八年)蜀王杨秀曾遣使招抚,唐武德至天宝初(六一八——七四二年)数遣使朝唐,受唐封。天宝后转尊男子为王,受吐蕃役属。唐贞元九年又请附唐,此后其王虽受封于唐,但又结好吐蕃,故又称“两面羌”。其地望在今四川茂汶之西,雅安之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中心在大金川上游。《新唐书》记南诏国称之为“西山女王”。又说象雄,羊同、苏毗、孙波乃女国之别称后均为吐蕃所并。

吐谷浑

古族名。亦作吐浑,鲜卑族的一支。首领吐谷浑是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最初游牧于辽河流域,后西迁至青、甘一带,始以吐谷浑为姓氏。国人多为羌人,实际上是羌化了的鲜卑族国,受汉文化影响也很深。南北朝时先属北魏、宋、齐。到夸吕时首领始称可汗,建庭于伏俟城(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诸曷钵时附唐,为唐附马,封青海王。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历三百五十年,后来,余众迁灵州,再迁朔方,再后与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吐蕃

古国名,族名。族人大多为羌族。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时,由住在青藏地区以雅隆部落为首的农业部落联盟所建。最早的首领为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在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孙波)、女国(唐牦、葱毗、羊同、象雄)等部,自山南匹播城(今泽当、琼结)迁都罗些城(今拉萨)建官制,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统一赋税,采用历法,重视农牧业,形成了以吐蕃国为中心的集权奴隶主贵族统治。原崇奉本教,后改信佛教(喇嘛教),九世纪中,赞普达磨死后,统治集团分裂,奴隶,属民起义,吐蕃瓦解,前后存在二百余年。至宋、元明初时,史籍仍沿称当地土著族,部为吐(土蕃,或西蕃、西番)。“蕃”是藏族的自称,是“本教”之“本”的音转。“吐”是汉语“大”的音转。是时“吐蕃”入唐,又自称“大蕃”。详见前唐吐蕃段。

夜郎

古族名,国名。属越僚系。初属南越,武帝灭南越,降汉,封为夜郎王。汉使至夜郎,王问:我与汉孰大?后世遂以“夜郎自大”讥讽高傲自大之人。传其先为漂流在江中竹筒中出生的婴儿,未出生前即啼哭不止,后为一女子抱至家中,夜半从竹中出,故名夜郎,长大后勇猛雄健,众推为首领,以竹为姓,以夜郎为国名。其领地在今贵州省黄平县以及云南曲靖地区东部和文山、红河东南部。夜朗附近尚有句(音勾)町、漏卧等国,后皆降汉。

;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