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这边,陈江南拉上周小碧,俩人风风火火地去了体院商业街考察。
他打算把所有现金都投进去,趁着国庆假期开分店。
现在正是时候,错过了,等到冬天,那可就是淡季了。
陈江南把小陈烧烤半个月挣来的十几万块钱,连带着各种七七八八的应付款项,像是员工工资、供货商的货款,一股脑儿全投进了开分店的筹备里。
这体院附近的环境那是相当复杂,大门正对着的,是恒大那头刚打下地基的新楼盘,右边呢,是个已经成熟得不能再熟的社区——华茂嘉园。
这里没有那种正规的商业区,但出了西门,华茂嘉园的一楼门面房就成了体院学生的临时商业街。
学生们聚餐,都是从西门大摇大摆地过来,有时候兴致来了,翻个院墙也是常有的事。
正对西门的那些店面,人流量大得不得了,基本上没见过哪家想要转让的,都是些小饭馆和小旅馆。
陈江南和他朋友逛了老半天,最后在一条小巷子里头找到一家卖鸡公煲的小店,店面大概八十平,开烧烤店似乎不太合适,生意一旦火起来,桌椅铁定不够用。
但好处是门口有大片空地可以利用。
“老板,来份中份的鸡公煲,生菜、土豆、千张都来点,还有,四瓶啤酒。”
陈江南边点菜,边四周打量。
这饭点时间,店里总共就两桌客人,安静得简直不像是开店的样子。
他心里想,虽然现在学生们都放假了,但毕竟靠着华茂嘉园这么个人口密集的小区,就算只做小区住户的生意,也不至于这么冷清吧。
这儿地段不算差,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可生意就是不见起色。
直到那一碗鸡公煲摆到他面前,一筷子下去,陈江南算是明白了生意惨淡的原因。
味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南城人对于这鸡公煲的热爱还没到那份上,更别提那少得可怜的份量,性价比低得让人咋舌。
他灌了杯冰镇啤酒,压了压心头的火气,接着和老板闲聊:“生意差成这样,转手给别人得了。”
“你看,门口的广告不是写着转让吗?可人家一看这生意,扭头就走,连价都没问。”老板无奈地说。
陈江南心里一动,要不是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恐怕也会和那些人一样,以为这店位置有问题。
实际上呢,问题不在位置,而在那鸡公煲的质量和性价比。
这地段要是换成别人,恐怕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得了,大哥,你这店不如转给我吧。”陈江南一本正经地提议。
大哥瞪大了眼,以为他在开玩笑,“你不是逗我吧?”
“我逗你干啥。”陈江南淡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