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
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
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
须臾,青蛇不见,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只是简单几笔就将历史背景介绍得清楚明了,其中有朝堂形势,更有宛如传说的神奇秘闻,不禁引人入胜,读之不忍释卷。
李诚平根本就不用思考,《三国演义》的字句就如幻灯片一般逐渐浮现于脑海,再由他手中的毛笔重现于纸上。
一个时辰的功夫,他就足足写下了两千多字,比之前世的速度足足提升了将近一倍。
而且纸面上的字体极其漂亮,那是他在蓝星上苦练的瘦金体。
虽然他不齿赵佶的为人,但他发明的字体是真心好看,特别适合抄这种长篇大论的东西。
见到殿下收手,紫凝连忙奉上香茗,并将他写下的纸张有序的罗列整齐,在她看来这哪里是先生责罚的课业,根本就是展示三殿下文才的绝世瑰宝。
如果将里面的故事说给宜贵嫔娘娘听的话,娘娘指不定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尽管这具身体因为练武而令手速有所提升,李诚平还是一口气写到了三更四点才凑够了五千字,而这部《三国演义》也只写完了第一回。
转日的资善堂中,看着李诚平脸上的黑眼圈,颜长青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看他那宛如食铁兽的面相,就知道这位皇子昨晚定然没有偷懒。
颜长青一如竟往的布置好学生们的诵读,然后才走到了李诚平的身边。
“三皇子,不知五千字可写完?”
李诚平恭敬的将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奉上,接过文稿的颜长青只一眼就被上面的字体所吸引,再也移不开。
虽然纸上的瘦金体只有宋徽宗的六成功力,但这种细瘦锋锐的字体却是第一次出现在庆余年的世界之中。
当颜长青的注意力好不容易从那笔隽秀的字体中脱离出来之后,再次震惊他的就是纸上面所书写的内容,只是那一首临江仙便让他惊为天人。
强忍着心中的惊骇继续往下读,尽管已经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但他还没忘了自己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在这些学生的面前决不能失了先生的气度。
可越往下读他心中的震惊便越是强烈,与如今流行的《红楼梦》相比,三皇子写的这些东西无疑是一部天下大势的编年史,比之那些小情小爱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而且只从那首临江仙的气势中便可得知,这一定是一篇气势恢弘的鸿篇巨著。
颜长青这位庆国大儒就这么直直的站在李诚平的面前,仔细的读着纸张上面的内容,即便是资善堂中的诵读声已经停止,颜长青也全然没有注意到。
直到他翻完最后一篇之后,才发现学生们都在盯着自己看,课堂中那郎朗的读书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有些人的脸上甚至带上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上教授学生,宛如见了鬼一般的颤声问道:“三皇子,这是你自己写的?”
李诚平点了点头,很是随意的说道:“先生,这确实是我自己写的。”
在得到了确切的答案之后,他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扬声对学生们吩咐道:“老夫有些事情,你们自行读书,切不可懈怠偷懒。”
说完之后,便如捧着一份无上珍宝一般向外面走去,殿内只留下一种愕然不知所错的膏粱二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