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开局曝光朱元璋被毒死 > 第25章 朱棣的那些事5

第25章 朱棣的那些事5(1 / 1)

许闲点击继续播放。“朱棣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促进了国家统一。他设立内阁和东厂,恢复了洪武时期废除的锦衣卫,巩固了皇权,为中国的政治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他将都城迁至北京,并将其发展成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为后来的北京城市建设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他编纂了永乐大典,这部巨著收录了古代各种典籍资料,包括先秦时期至明初的文献,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这一成就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在当时被誉为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朱棣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大明王朝的威名,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促进了与西洋国家的贸易往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收复了安南,五征漠北,他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之后,再无人有此成就。这位马上皇帝死在了五征漠北回程的路上......”

关于朱棣的死,疑点重重。他身体不行,会去北征?扯淡呢。朱棣北征五次。众所周知,草原,人家的机动性比路强,要怎么才能让北征有效果呢?

那肯定是秋天出发,大雪时到。大雪时,谁都跑不了,找到你了,咱就干。一直干死你为止。

可朱棣呢?五次北征,不是所有时间点都选在秋季出发。为什么?这令人深思,我想是为了夺权,尤其是军权。

朱棣的一生也是在跟文官集团斗争的一生。他只要一提北征,文官集团就是没钱。真没钱吗?扯呢,钱有的是,就是不同意让你花在北征上。

朱棣是任人拿捏的主吗?他有数次把户部尚书夏元吉下了大狱,还凌迟了一个兵部尚书,这才把人镇住。

你不让我北征,我偏要北征,我就看看有没有钱?我去北方转一圈,打不打的其次,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把兵权集中到手里。这一招果然灵验,文官集团暂时不敢明着跟他斗了。

但是可以暗着来呀,咱给北元通风报信,让你无功而返,你还北征不?事实就是如此。有一次北征,北元人准确接到了信息,朱棣的确是无功而返,这如何不让人懊恼?

你不让我痛快,我能让你痛快吗?朱棣想来想去,迁都。北平是他的老地盘,老子到了那边再继续跟你们耗,看谁耗死谁。

这消息让文官集团坐不住了,迁都?这利益如何保证?现在经营的这么好,迁了,不损失了?再说文官多是南方人,他们的根基在南方,你迁到北方,对他们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打击。于是朝堂上都是极力反对的官员。

但朱棣说干,那就得干。于是他一边让人修建北平,一边继续与文官对掐,来来来,咱朝死里干。

于是双方真刀实枪地干了起来。你不迁都嘛?文官集团密谋在山东扶持势力,支持唐赛儿起义,打着白莲教的名义开始搞事。

南京与北京之间的物资走的是内河运输,我在山东掐断你的线路,我看你怎么办?

唐赛儿在山东益都(今青州)的卸石棚寨发起,迅速蔓延至周边多个州县,包括青州、莱州、莒州、莱芜等。起义军通过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等方式,展示了其反抗精神和组织能力,吸引了大量贫苦农民的加入,队伍迅速扩大至数万人。

朱棣对起义采取了强烈的镇压措施。他派遣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使刘忠率领京军前往镇压,尽管起义军在初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在明军的强大压力下失败。朱棣为显示他打击力度的彻底,甚至下令搜捕尼姑、女道士近万人进行审讯,这是在干嘛?

这要要明确告诉文官集团,玩阴谋,我与你们周旋到底,看谁干的过谁。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事情为什么弄成这个样子,他心里明镜一样,但还是得干,大规模的干,这是个态度。

文官集团计划宣告失败。不打紧,咱接着来。在北京皇城建设的过程中,刚建好的奉天、谨身、华盖殿三殿被文官集团安排人放火烧了。

这是在干嘛,示威。你胜一局,咱又扳过来一局,来,接着干。于是文臣上书说南京乃大明龙兴之地,一场大火证明上天都觉得迁都是错误的。

朱棣会信这个?早在靖难成功后清算建文帝的“失德”行为时,朱棣就曾以南京内廷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为借口,称“上天怒其无道,灾于承天门,灾于乙字库,灾于锦衣卫”。

现在文官把这个锅甩回到朱棣身上,他能不懂?干恁娘,文臣心眼多啊。不行,得杀个人壮壮胆。

正在此时,一个叫萧仪的大臣在那舌灿莲花,叭叭不停,哎,那好吧,杀了。这也成为此时期明面上看,第一个“因言获罪”的人。

是这么简单那就好了,不过是双方争夺过程中误伤的人而已。这一场,以文官集团的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的努力没有白废,后来的仁宗、宣宗继位,因为宫殿没能重建,都没能在规定场所继位。

在这里说点后话,朱高炽即位后,面对被大火烧毁的北京皇宫,文臣又开始劝,回南京吧,北京不行啊,不吉利等等。

朱高炽是想回南京,但没有立即行动。

他随即将北京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加印“行在”二字,等于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

他为什么不立即回南京?因为他得给自己老爹守灵。这三个月都没过呢,回南京?他会被天下人耻笑。但文官集团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只是觉得朱高炽肯定是在敷衍,于是即位未满一年朱高炽就驾崩了。

巧合吗?还是那句话,这世上就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

后来继位的明宣宗暂缓了还都南京的计划。等到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朱棣的强硬让文官集团很是窝火,你爹咱都弄死了,咱还弄不死你吗?于是在朱棣计划八下西洋的时候,这些文官终于忍不住了。

最新小说: 重生顶流:开局暴打黑公关 时空擂台将星争霸 流落荒岛,还好我有模拟器 春庭昭昭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 逼我养私生子?行,我改嫁军少! 绑架女明星后,她们竟主动涨赎金 港片:我哥靓坤,绑小结巴给我润 重燃2001 穿书成炮灰反派老公超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