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贺听了这话,不禁笑出声来:“小沙啊,你这话可说得不对,咱们镇委镇政府才是大家的领路人,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咱们要一起努力,才能把岩台镇建设得更好。”
沙一笙听了王舒贺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明白了,要想在岩台镇干出一番事业,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还要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
沙一笙呵呵一笑,不卑不亢地道:“王书记说得对,我们都是同志,组织安排我来岩台镇,那我就来了,咱们一块好好干。”
“这话实在,小王书记觉悟高,有担当。”王书记笑道“说起来,小王书记你是外来户,在岩台镇这地盘上,我还是有点代表性的。”
沙一笙立刻谦虚地道:“那当然了,王书记在岩台镇深耕多年、根基深厚、人脉广泛、这地方上的事儿,还是要王书记多提点。”
“咱们多交流。”王书记笑着点头,似乎对沙一笙的谦逊很是满意。
两人又聊了几分钟,沙一笙便起身告辞,说是要去拜访其他领导。
出了王书记的办公室,沙一笙便对赵怀远道:“怀远,你安排一下,我下午去拜访周镇长。”
“好的,沙局。”赵怀远点头答应下来,随即又问道“那政府办主任吴生,要不要也见一见?”
“见,都见。”沙一笙笑道“政府办主任,那就是周镇长的代言人,得见。”
就这样,沙一笙上午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都拜访了一遍,这才回到办公室,准备等着下属来拜访他。
沙一笙刚坐下不久,赵怀远便带着一个人进来了。
“沙局,这是工商所的宁晓宁所长。”赵怀远介绍道。
“宁所长,你好。”沙一笙笑着伸出手去,与宁晓握手。
宁晓今年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国字脸,皮肤有些黑,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沙局好。”宁晓也笑着跟沙一笙握手,“沙局,我刚来报道,先来见见你。”
“欢迎欢迎。”沙一笙笑着点头“宁所长,你是岩台镇的老人了,以后工作上,还请多提点。”
“沙局客气了,提点谈不上,以后咱们多交流。”宁晓客气地道。
沙一笙闻言,便笑着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走到宁晓面前,笑道:“宁所长,咱们坐下聊。”
沙一笙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宁晓的肩膀:“晓哥,你可是咱们岩台镇工商所的一把手,这些年咱们岩台镇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可离不开你的贡献啊。”
宁晓闻言连忙摆手:“沙镇长您太客气了,都是您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有方,我这点小贡献,哪里值得一提?”
沙一笙摇了摇头:“哎,晓哥,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咱们岩台镇的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哪里只是我一个人或者镇委镇政府的功劳?你的付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宁晓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沙镇长您觉悟高,我比不上,您放心,以后您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只要您开口,我宁晓绝对不含糊!”
沙一笙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切入正题:“晓哥,你跟我说说,咱们岩台镇现在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一共有多少家?他们的经营状况怎么样?”
宁晓闻言一愣,随即笑道:“沙镇长,您这可是问对人了,咱们岩台镇的个体工商户,我可是了如指掌。目前一共有五十六家,经营状况都还不错,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沙一笙点了点头:“嗯,五十六家,这个数字不算少了,看来咱们岩台镇的经济发展还是有潜力的,晓哥,你觉得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呢?”
宁晓想了想道:“沙镇长,我觉得咱们可以从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两个方面入手,政策扶持方面,可以给予个体工商户一些税收减免或者贷款优惠;宣传推广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或者利用媒体平台,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沙一笙听了宁晓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晓哥,你这些建议都很有针对性啊,看来你是真的为咱们岩台镇的发展着想,你的这些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在岩台镇,家家户户都忙着生计,但真正能挣到钱的,也就那五十六家,这五十六家,比一般的工人挣得都多,比县里的公务员挣得都多。......................................................................................................................................................................................................
PS:求评论,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求月票!
保底四更,一条评论加一更,五百鲜花加一更,一百评价票加一更,一百书币打赏加一更,三张月票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