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大明建文。
朱棣又一次带着他的军队向山东进发,他的军队所到之处,无不让人胆寒。
战斗再次开始。
“建文二年九月,朝廷擢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为大将军。
“盛庸不是庸才,这是你们靖难起义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12月,盛庸在东昌与你的军队交战,你不是盛庸的对手,败走了。
“此战,你的大将张玉为了救你而阵亡。
......。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也不禁潸然泪下。
张玉大自己十七岁,对他十分呵护。
还将他的女儿张氏嫁给自己
每一次战斗,张玉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忠诚于他。
在朱棣看来,失去张玉,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得力干将。
要知道,张玉可可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
就像是蓝玉,站在朱标的身边。
可抵千军万马...。
欠张玉的,他只好在张玉的儿子身上去弥补了。
......。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心中一松,大明还有一个能扛起大梁的人。
对他来说...朱允炆可能会失去江山。
不管怎么说,大明的皇帝,都是我们老朱的后人,不是吗?
但你不能就这样输了...怎么说...你代表的可是我大明的朝廷。
......。
“朱允炆健前线大获全胜,于建文三年恢复了齐泰,黄子澄二人的官职。
“建文三年2月,你又带着你的军队去了南方。”
“三月,滹沱河败盛庸,再败吴杰等于藁城。
“朱允炆见势不妙,立即罢免了齐泰和黄子成,以此来阻止你的南下之心。
......。
朱标:“……”
“妈的....朱允炆你搁着过家家呢?要是不想打,直接一开始就把齐泰,黄子澄二人送到老四那不就没事了吗?”
“这下好了,老四就算是想要反抗,也没有任何的借口。”
朱标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么聪明的人,是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傻儿子的。
他打定主意。
等这件事办完了,他就得去找朱允炆算账了。
虽然朱允炆还只是个小屁孩……
......。
榜单还在继续...
“那时,朱棣虽然赢了不少,但也是元气大伤,而大明朝廷,却是兵强马壮。你在河北和山东攻占的城镇,很快又被朝廷占领
“就在这时,一个转折点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