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感到非常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熥的性格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昨天见到他时,他还是那个胆小怕事的人,但现在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朱允炆无法理解这种变化。
朱允熥则回应了朱元璋,表示会继承他父亲的遗志。他对自己在之前的回答中的表现感到满意。
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低调,故意营造出胆小怕事的形象,
而现在他突然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自然让人感到惊讶,甚至产生了他将一鸣惊人的错觉。
这正是他多年来的计划。
朱元璋看到朱允熥的转变,露出了真正的笑容,这是自太子朱标去世后他第一次如此开心地笑。
他对朱允熥充满了欣慰,觉得朱允熥继承了他父亲的品质,是真正的“虎父无犬子”。
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注意到了朱元璋的笑声,但两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一个欢喜一个忧愁。
随后,朱元璋继续提问,他原本打算主要询问朱允熥,因为朱允熥在前面的回答中表现得更好。
但考虑到朱允炆也是个不错的孩子,他决定同时提问,希望朱允炆也能给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同时,他也希望朱允熥能够保持住自己刚才给他留下的好印象,因为他正在挑选大明未来的继承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不能有丝毫马虎。
朱允炆感到很高兴,他知道接下来的问题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看向朱允熥,对朱允熥刚才的表现感到有些嫉妒。
两人都恭敬地回应了朱元璋,表示会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朱元璋点了点头,准备开始提问。
之前的两个问题主要涉及军事和亲情方面,朱允熥都回答得很好。现在,朱元璋打算从民情方面入手继续提问。
大明已经建国25年了,这段时间里,国家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朱元璋希望通过这个问题,了解两位皇孙对民情民生的理解和看法。
在过去的25年里,大明王朝在多个地区实施了免税政策,鼓励农民安心耕作,以恢复经济。
朱元璋深知元朝时期百姓生活的疾苦,以及这些苦难对百姓根基的损害。
他自己也曾因元朝末年的统治者昏庸无道、民不聊生而被迫走上反抗之路。因此,他深刻理解到,如果让老百姓挨饿,他的大明王朝也会面临同样的危机。
尽管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恢复民生的措施,使大明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近年来,饥荒和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许多人仍生活在饥饿之中。这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