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
次日上朝。
朱允熥说道:
“有本就奏,无本下朝。”
就在这时,朱允炆派系的翰林院陪读开口了:“皇太孙殿下,这次国策,解除海禁,虽然名义上解除了,但实际上和没有解除是一样的。”
.....
当这句话一说出口,立刻赢得了众多人的赞同。
朱允熥放声大笑,随后直接质问:“你是在质疑我吗,大臣?”
“臣不敢,臣只是将所见所闻如实陈述。历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他常自我反省,朝堂上的百官,便是他的明镜。”
这番话暗含的意思是,我所说的话,正是希望能成为您的一面明镜,望您能理解。
若朱允熥因此怪罪于他,史书必将记载:“皇太孙朱允熥,因某事,将忠臣打入大牢。”
这一招,确实狠辣。
但问题是,朱允熥会在意史书的记载吗?
不,他并不在意。
朱允熥冷笑一声:“以史为鉴是吧?”
“来人,把这家伙拖下去,打三十大板!”
殿外的侍卫迅速上前,将那位朱允炆派系的大臣拖了出去。
“啊……朱允炆殿下,您要救我啊……”
朱允炆眉头紧锁,但他不得不站出来。如果此时不为这位老臣求情,以后谁还会愿意跟随他呢?
朱允炆开口道:“皇太孙,这位老臣所言非虚,打三十大板似乎过于严厉了。”
朱允熥望着朱允炆,笑道:“不严厉,他质疑我,我若不打他,岂不是人人都能质疑我的决定了?”
朱允炆心有不甘,继续说道:“可是,可是……”
朱允熥这才慢悠悠地说:“没什么可是的,除非……”
朱允炆急忙追问:“除非什么?”
朱允熥回答:“除非,皇兄你愿意替这位逆臣承受这三十大板?”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哪里还敢接话?他吓得说不出话来。
“你……”
就在两人对话之际,殿外已经传来了鞭打的声音和求饶的惨叫。
朱允熥扫视了一眼朝堂上的百官,问道:“还有谁要说的吗?”
“没……”
“很好!下朝吧!”
说完,朱允熥瞥了一眼被吓呆的朱允炆,不屑地转身离去。
“目光短浅,真是一点都没变!”
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入了朱允炆的耳中。
朱允炆心中怒火中烧,咬紧牙关。
“这个家伙!”
“竟然如此无礼!我要去向皇爷爷告状!”
于是,朱允炆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朝堂,直奔朱元璋的寝宫。
“公公,我要见陛下。”
“我要状告朱允熥目无尊长。”
“是,殿下,老奴这就去禀告陛下,至于见不见,那就不是老奴能决定的了。”
太监来到朱元璋身边,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写字作画,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告诉允炆,我不见他。”
“是,陛下!”
太监回到朱允炆身边,传达了朱元璋的意思。
朱允炆闻言,身体微微摇晃。
“我……如果皇爷爷不见我,我就跪在这里。”
说完,朱允炆真的跪在了地上。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跪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