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带着两名手下,悄然尾随在王安身后。
约莫半小时的徒步后,新华书店那醒目的红色招牌映入眼帘。店外,一张桌子旁端坐着一位年轻女子,正全神贯注地记录着什么。桌上树立着一块牌子,清晰标示着招聘的信息。
王安细致阅读了招聘的内容,随后鼓起勇气,走向那位女子。女子抬头,目光落在王安略显单薄、衣着略显寒酸的身上,眉头微微一蹙,抱歉,我今日未备零钱,也无食物可赠,您或许该去别处寻求援助。
一番好意,却被误解为求助的信号。
其实我此行是来应聘的。王安指了指桌上的招聘告示。
应聘?女子眉头锁得更紧,但我们招的是书店员工,并非救助对象。
招聘上不是说,能认字即可吗?王安坚持道。
认字?你确定能做到?女子面露讶异,随即又带着一丝疑虑,不过,仅仅识字远远不够,还需能流畅读写。
我自信能够胜任。王安语气坚定。
尽管他前世的教育背景仅止于技校,但基础教育的九年加上高中的三年,读写对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的技能。如此,上述情节在保持原有意图的同时,以不同的词句重新编织。
在感恩国家广开教育之门的温暖光辉下,一幕温馨的场景悄然铺展。
“请容我略施小试,请你朗读并誊写这首佳作。”一位温婉的女士轻启朱唇,将一本装帧古朴的诗集轻轻置于王安面前。
王安的眼眸掠过字里行间,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喜悦,他轻轻合上诗集,随即在女士讶异的目光注视下,悠然自得地背诵而出:
“《沁园春·雪》,锦绣山河披银装,千里白茫茫,万里雪飞扬。观长城内外,苍茫一片;视黄河上下,波澜不惊。群山似蛟龙舞动,高原若骏马奔腾,竞相逐天。待晴日,红妆素裹,更添几分妖娆。此等江山多妩媚,引英雄竞折腰。思秦皇汉武,文治稍逊;念唐宗宋祖,风骚略输。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唯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言毕,他缓缓提起毛笔,于洁白的宣纸之上细细勾勒,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他对诗词的深情与敬仰。
片刻后,女士接过墨迹未干的纸张,细细端详,随后目光转向王安,带着几分好奇询问:“莫非您出身于书香世家,或是哪位隐世才子的化身?”
王安微笑,轻轻摇头否认:“我实乃农家三代之后,这手字乃村中一老儒所授。至于此诗,只因昔日偶遇,被其意境深深吸引,故铭记心间。今日有幸得此机会,得以展现。请问,我是否有荣幸成为新华书店的一员?”
女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连点头:“虽您字迹略带洒脱之风,但笔力稳健,无误漏之处,完全符合我店之招聘标准。恭喜您,正式成为新华书店大家庭的一员!”
“新华书店之职,月俸颇为丰厚,可达八万之巨,您明日即可前来报到。”
八万之资!王安闻言,心中激荡难平,这远超他昔日所想。
女士见状,略感歉意地补充道:“相比某些繁重之工,我店待遇虽好,但亦望您知晓,工作强度适中,且作息有序...”
“我欣然接受这份工作!”王安毫不犹豫,这不仅是薪资的吸引,更是他对未来的一份憧憬——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份子,或许有朝一日能步入公职之途。
“甚好,甚好!”女士满意颔首,随即提醒道,“明日入职,请着正装,以显专业风范。”
“定当遵循。”王安郑重承诺。
“既如此,我们即刻办理入职手续。”女士取出登记表,开始询问:“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王安。”
“芳龄几何?”
“...”正当王安欲答之时,门外传来轻盈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吴姐,是我,特来探访。”一位新同事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