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跟您说过那个,能背《沁园春》的那个小伙子嘛。吴彩凤脸红了,解释道。
哦,这样啊,那小伙子挺有才的。你咋不多留他一会儿?
他有事急着走呢。吴彩凤说完,赶紧转移话题,爸,我回屋了。说完,她快步走开,留下她爸在那儿琢磨:得找人查查这小子。
……
另一边,贾东旭看到王安递过来的五十万,眼睛都瞪圆了。这么快就这么多钱,你到底是干啥的?
他心里好奇,但嘴上没问,只想着怎么把这钱变成自己的。
快走快走,咱们赶紧去把那好东西买下来,晚了就没了。贾东旭催着王安。
对对对,快走。王安也急了,生怕好东西被别人抢走。
两人火急火燎地赶到琉璃厂。在王桢面前,贾东旭介绍道:王先生,这是我新邻居王安,人特实在。
王桢打量了王安一番,王安则憨厚地笑着,给王桢留了个好印象。这东西要不是急用钱,我才不舍得卖这么便宜。看在你是东旭朋友的份上,一百万,怎么样?
王安一听,转头看向贾东旭,一脸为难:东旭,不是说好三十万吗?这一百万……
贾东旭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是装作为难:王先生,这价格确实有点高。不过既然是宝贝,咱们再商量商量?
于是,两人在琉璃厂开始了一场古董买卖的拉锯战,各自心里打着小九九,斗智斗勇。
贾东旭赶紧打圆场:王桢兄,王安大哥一个人在京城不容易,钱紧。我擅自做主,看能不能便宜点。您看,三十万成不?
他边说边给王桢使眼色,希望他能懂自己的意思。
王桢装出一副挺为难的样子,心里头琢磨了好半天,好像下了个很大的决心:“哎,算了,看在咱们和东旭弟弟关系这么好的份上,虽然我现在手头紧巴巴的,但想着以前的交情,就答应你吧。三十万,成交了,就当是做件好事积点德。”
“好嘞,就这么定了!”王安爽快地拍板。
接下来,就是给钱给货的时候了。
王安提议:“为了保险,咱们签个买卖合同吧,这样大家都踏实。”
王桢一听,眉头稍微皱了皱:“咱们这行,一般都是钱货两清,不咋签合同。不过,既然你这么担心,那就按你说的来。”
王安有点犹豫,这时候贾东旭赶紧打圆场:“王桢哥,就听王安伯父的吧,签个合同,大家都放心。”
王桢虽然不太高兴,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合同一签,交易就算完成了,王桢拿着钱走了,王安则抱着个装着竹简的精美木盒子。
“东旭啊,这东西我咋才能换成钱呢?”王安问。
“得慢慢等,得碰到懂行的人。古玩嘛,急不来的。”贾东旭说,“你可以去琉璃厂摆个小摊,说不定哪天就碰到识货的,能卖个好价钱。”
“行,我试试运气,没人的时候我就收摊。”王安说。
贾东旭心里惦记着和王桢分钱的事,找了个借口就溜了:“王安伯父,我家里有点急事,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