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和秦京茹都是典型的朴实农村性格。
无论受到多少苦难,她们都未曾在夫家面前反抗过。
只是改革开放后,秦京茹接受了一些新的观念。
而秦淮茹却一直保持传统,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迁。
对于农村户口嫁入城市。
尤其是工人家庭,这是实实在在的高攀。
所以秦淮茹才咬着牙,坚持照料全家老小。
从未想过返回乡下老家。
贾张氏换了个口气:
“儿媳妇啊…”
说着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我这不是误解您了吗?”
“我不是看那小兔崽子让小当和槐花叫他徐爸爸,我这一急就冤枉您了。”
“他还给聋老太太和小当买包子讨好孩子们。”
“我这个正经奶奶都被忽略了!”
贾张氏骂起徐越来唾沫横飞,提到包子时,口水顺着嘴角滴到了地上。
她以为秦淮茹没看见,用脚擦了擦地。
秦淮茹感到一阵恶心,眉头紧锁。
“您呀,想怎样就怎样吧。”
“我到现在饭还没吃,您孙子眼睛都瞎了一只您都不知道吧?”
“我得去找徐越借钱了,顺便问问小当和槐花的情况。”
跟这位老太太生气不值得。
早一点借到钱去医院走廊睡都比在这位老太太家里舒服。
在徐越的影响下,秦淮茹迈出了反抗贾张氏的第一步。
不得不说,她的内心还是挺痛快的。
“这么晚了,一个寡妇去借钱不太合适吧…”
贾张氏听了脸色又变了。
深夜,寡妇登门,容易引起误会。
“我能等,您孙子可等不了。”
“要不您把这钱出了,还差85!”
秦淮茹直接反驳道,贾张氏顿时不敢多嘴了。
“你去吧,我在这里看着你。”
连续两天腿受伤后,贾张氏现在走路都很困难。
直接爬到炕头上靠着窗户望着徐越小屋的方向。
随你的便,真要是发现了什么也是徐越的事,不是一手遮天吗?
秦淮茹心里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似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最终的解决办法总是去找徐越,干脆放弃了挣扎。
四合院的冬天格外安静。
晚上八点半,秦淮茹敲响了徐越的门。
这可不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冬天七点半左右院子里的人普遍都已经上床睡觉了。
徐越肯定不会这么早睡。
毕竟他以前常常嗨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