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军工两大支柱(二合一章节)

第一百三十九章 :军工两大支柱(二合一章节)(1 / 2)

虽然目前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它对于西班牙未来的发展计划来说却十分重要。

对于卡洛来说,这同样也是自己掌控的第一家军用造船厂,不仅意义非凡,战略价值更是无比重要。

虽然这个时代诞生了大量的陆军强国,有曾经的欧洲推土机俄国,昔日的欧洲霸主法国和现在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德国。

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无法对大英帝国的辉煌造成冲击。英国人凭借着最强大的海军规模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他们可以笑看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和战斗,以胜利者的姿态来主宰欧洲的局势。

造成这一局势的最大原因,正是英国人对其他列强所保持的海军领先地位。

换句话来说,在这个时代,如果无法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海军,那就无法对外施加影响力。

击败了法国人的德国不强大吗?当然很强大。但在英国人眼中,德国人目前的威胁甚至比法俄两国还要低。

法国和俄国至少还有成规模的海军,德国人只有看起来强大的陆军。但陆军再怎么强大都是跨越不了海洋的,英吉利海峡和皇家舰队就是大英帝国强大的保证,也是他们不在乎德国威胁的原因。

既然海军这么重要,为什么只有极少数量的国家拥有大规模的海军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组建海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

在任何时代,海军的组建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代价。风帆战舰时期的战列舰建造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上百年年份的参天大树,还有工匠们的精心制作和设计,才能建造出一艘艘在大海里遨游,甚至能够远洋作战的军舰。

而铁甲舰则更加考验每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为军舰提供动力的蒸汽轮机和作为主要火力输出的舰炮每一项都是工业发展到现在的结晶。

建造一艘军舰不仅要用到大量的先进设备,还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这也注定了一些工业不强大的国家是无法自己建造军舰的。

更何况,光有这样的技术还不够,还需要在造船方面拥有足够的经验储备。军舰并不是一次性物品,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使用甚至经历几场海战的。

要是军舰的设计因为经验的不足有一些隐性问题的话,或许平时还看不出来,一旦遭遇战争就可能危及到整艘军舰的安全。

再加上一艘军舰的成本就高达数十万英镑,军舰上的海军官兵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以及时间来培养。

如果不是什么工业大国和经济强国的话,这个时代的海军还真的不是普通国家能够玩的转的。

况且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本来就是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厂,建造军舰的经验丰富。

虽然在风帆战舰转变到铁甲舰的时代有些落寞,但好歹也是为西班牙政府建造过铁甲舰的,有着一些相关方面的经验。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就更加重视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挽救西班牙在铁甲舰方面为数不多的优秀造船厂了。

从政府那拿到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全部股份之后,卡洛就决定立即对造船厂展开扩建工作,用三年的时间将皇家瓜尼佐造船厂重新打造为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厂,并且拥有建造最新型铁甲舰的能力。

好消息是,拥有奥匈帝国的技术援助以及法国方面的部分支持,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想要拥有建造最新型铁甲舰的能力还是很简单的。

目前唯一困难的就是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规模。因为造船厂的日渐亏损,造船厂的规模也一再缩减。

70年前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还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大的造船厂,为西班牙建造了数十艘强大的风帆战舰。

但在70年后的1872年,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规模已经缩减了大半,造船厂的员工数量甚至不足300人。

虽然理论上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是拥有建造铁甲舰的能力的,但光是凭着不到300人的员工数量,想要建造一艘已经落后的铁甲舰都需要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更别说去建造最新型的铁甲舰了。

这样的建造速度要是真靠接国外的订单赚钱的话,恐怕根本养活不了整个造船厂的开销。

1872年10月27日,卡洛和罗伦管家一起前往位于西班牙北部的瓜尼佐港,实地考察曾经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厂目前的状况。

因为之前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股份都在政府的手中,政府自然无暇顾及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发展,基本上是放养的状态。

最新小说: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单骑往天下 重生项羽从抢老婆吕雉开始 开局为奴,争霸天下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三国之董卓之婿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