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姜恪不经意间的暗示后,杨奇毫不隐瞒地给出了答案:至今仍是单身汉一枚!
抛出这个答案后,杨奇故意瞥了三位大佬一眼,观察他们的反应。
虽说上辈子成绩不佳,但在人情世故上还算有两把刷子。这时,察言观色的能力成了他这位假冒将军的神辅助。
“李道宗的眼神和表情,明显是放下了心。”
“苏烈的表情,透露出一种庆幸的感觉。”
“侯君集的眼神和表情,则带着几分失落。”
奇怪,没结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看来,没结婚对苏烈和李道宗而言反倒是好事。
那么,侯君集为何会有那样的表情,就像我欠了他几十文钱似的?
想不通,实在猜不透他们的想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问这个问题,绝不是试探我,而是真的不知情。
可为什么,他们会问这个问题呢?
想到这里,杨奇礼貌地向李道宗问道:“伯父,为何会问起这个?”
哈哈哈!
“没什么,没什么!”
“你啊,安心待在这里,等着圣旨传来,让你进京时自会明白。”
“出发!”
话音刚落,李道宗一声令下,一行人准备启程。
等待是不可能的,他杨奇有委托在身,必须前往另一个战场。
杨奇立即上前阻挡,眼神坚定无比,态度异常认真。
“且慢!”
“贤侄,还有什么要说的?”
哈哈!
“贤侄,你此番功勋卓著,必定能加官晋爵。”
杨奇嘴角微扬,最担心的就是加官晋爵。
他杨奇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况且大唐如今也没什么战事了。
他只想回家孝顺祖父母,娶个漂亮媳妇,在大唐安个家,然后侍奉二老直到百年,完成委托人的嘱托。
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理想,他不是大唐的杨奇,冒充也成不了真。
他就是个普通人,一直都是普通人。若真到了国难当头,生死存亡之际,他自然会挺身而出,再次拿起武器对抗敌人,因为这是作为华夏子孙的基本操守。
但现在,突厥已灭,丝绸之路畅通,吐蕃撤军,一片盛世景象。是时候为家里做些事情了。
杨奇深吸一口气,向众人拱手,然后以响亮得唯恐旁人听不到的音量,坚定地说道:
“三位将军!”
“下官,请求辞官还乡!!!!”
轰隆!
话音落下,所有人脑中仿佛炸响了晴天霹雳。
从长安来的三位大将军,数百名羽林军,姜恪,以及所有听到这话的百姓,都瞪大了眼睛。
“杨将军,杨将军!”
“使不得,使不得啊!”
“是啊,杨将军,不能辞官啊!”
“朝廷西征这些年,吐蕃屡犯松州,多亏有你和老将军在,才保得这一方安宁啊!”
“我们,舍不得您走。”
呜呜!
“将军,别走行吗?”
“将军,不能辞官啊!”
话音刚落,一位满头银发、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跪了下来。
紧接着,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跪倒。
“将军,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