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郑爱民在老太太家也待了半个月了。
这半个月来,日子也还过得去。
除了秦淮茹偶尔过来让郑爱民改善一下伙食,郑爱民的伙食就除了米汤还是米汤。
在街道办的帮助下,郑大妈接了不少零工,半个月的收入,比厂里学徒工半个月工资也差不了太多了。
“怎么还没回来?”郑爱民有点担心。
养母早上出去,按理来说早该回来了,这都快中午了,却还没回来,可不要出什么事才好啊!
不仅是郑爱民,老太太也比较担心。
好在郑大妈终于是回来了,却换了身衣服裤子。
“淑芬,发生什么了?”老太太连忙问。
郑大妈就把情况简单说了。
简单来说,就是有个同志不小心掉河里,不会游泳,还脚抽筋,眼看要淹死,郑大妈正好看到了,也就没多想,跳河里把人救上岸。
这大冷天的跳河里,可想而知。
之后,郑大妈和被她救了的那人一起被送去医院。
挂念孩子和老太太,郑大妈在医院换了身衣服裤子就赶回来。
郑大妈没什么事,那个被她救了的却发着高烧,也不知道退烧了没有。
“这大冷天跳河里救人?你可真是……”老太太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管怎么说,郑大妈这也是做好事,街道办知道了也会赞扬,估计还会送个锦旗,甚至开会,宣传‘郑淑芬精神’。
但老太太心里是反对这么冷的天跳河里救人的。
郑大妈身体还不好,实在是太乱来了,万一有个好歹……
老太太都不敢想。
“我当时也没想太多,毕竟是条人命,再说那河也不是太深。”郑大妈说。
把煤炭炉子拎到郑大妈跟前,接着,老太太又拄着拐杖去弄点姜茶。
在医院,郑大妈已经洗了个热水澡,还吃了点药,姜茶也有喝,但回来的一路上,也感到冷。
如今,有个煤炭炉子在跟前,再喝点生姜茶,整个人就暖和多了。
这时,二大妈来串门。
没多久,又有人来。
没到下午,郑大妈在外救人的事就在院里传开了。
对于郑大妈大冷天跳河里去救人,不少人嘴上夸,心里却觉得傻。
也没人去街道办那边说,因此,街道办还不知道。
在家养膘的贾张氏:“外面这么冷,还跳河里去救人,不要命了!真是脑子坏了。”
换了是她张翠花,肯定不会跳河里。
秦淮茹瞥了一眼婆婆,她怀疑棒梗掉河里,贾张氏都不一定会跳下去救。
毕竟贾张氏很自私。
当然,也可能她把这个婆婆想的太坏了点。
在听说了郑大妈在外救人的事,秦淮茹心里并不认同,但她还是有点佩服郑大妈的。
不得不说,郑大妈心地善良,而且骨子里正派。
不过,这年代好人也多,很多舍己为人的。
但秦淮茹虽然心里佩服,但让她舍己为人,她是做不到。
对秦淮茹来说,她孩子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她自己。
至于贾东旭和贾张氏,对秦淮茹来说,当然比不上她自己。
当然,表面上,她秦淮茹是个贤妻、良母,好儿媳。
街坊邻里哪个提到她秦淮茹不赞一声?
“易中海说今天带着东旭加班的。”贾张氏忽然说。
这年代,厂里可不是想加班就能加的。
贾东旭只是个一级钳工。
在厂里,比贾东旭优秀的钳工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