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扭头问王轻雨:“这猴子,是它们的猴王。”
“我想护送这些猴子去它们高山松树林。”
“可能比较远。”
“你要不要一起去?”
王轻雨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当然想去了。我要向你学习的东西,可多了!”
于是苏林背起猎枪,出门。
跟在猴群的后面走。
王轻雨走在苏林的身边,说:“和动物说话的本事,能教我吗?”
苏林掰了半个馒头,递给王轻雨,“凑活吃点,早上别饿肚子。”
“和动物说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
“你先注意看路的两边,有哪些特别的石头,树木,可以当路标。”
“这个对你熟悉宿舍周围的山路,很有帮助。”
“对你来说帮助也最大。”
“不会认路的话,在这保护区内是很麻烦的。”
“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高山松树林。”
王轻雨羡慕地接过馒头,开始吃起来。
看着苏林的目光中,竟然有了一丝丝的崇拜。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川蜀自然保护区,真的要仰仗苏林的照顾。
金丝猴猴王见苏林没跟上。
唧唧叫了几声。
(跟紧我们)
“来了!”,苏林一边吃馒头,一边快步赶上猴王的步伐。
在猴王前面带队的金丝猴,大多数在山路上走。
个别比较调皮的猴子,也跳到附近的灌木丛中。
但都在路边走动,紧跟着猴群的步子。
两人和猴群一直沿着山道往前走。
走过了几个竹林,跨过了几条河沟。
在一个山路转角的地方。
有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
猴群不再沿着山道走。
而是从这大石头后面,绕过去,往树林深处走去。
有一只猴子,路过这块大石头的时候,从石头上薅起一块苔藓,品尝。
(高山松树上的苔藓更好吃,走~),前面的猴子提醒道。
这只猴子也快步跟上,追赶群猴。
苏林对王轻雨说:
“这块长青苔的大石头,就是很明显的路标。”
“记住它的位置”
王轻雨答道:“好的。记住了。”
“咦!树上怎么长面条了?”
王轻雨看到前方一棵绿叶树上挂着白绿色的“面条”,不禁问道。
这一问,把苏林给逗乐了。
这女学生还是蛮可爱的。
能把树上的松萝想象成面条。
大一女学生的脑回路,就是和硕士毕业的苏林有些不一样。
还真的有点像“面条”。
“哈哈!那些‘面条’,其实是松萝。”
“它是一种苔藓类植物。”
“用专业术语的话说,是地衣门植物。”
“一般在深山的松树,绿树和岩石上生长。”
“看到它,说明到了树林子深处了。”
“这棵树上的松萝长得绿白细长,确实有点像面条。”
“松萝还有很多种。”
“还有些松萝,长得像道士用的拂尘。”
“有的松萝,长得特别长,像前面树上的那种。”
这附近的高树上,本来就有一些猴子。
再加上苏林和王轻雨从地面带来的猴子。
这里的猴子更多了,像走进了猴子窝。
树上的猴子们,开始“吱吱,唧唧”地叫,好像在和地面的猴子打招呼。
地面的猴群纷纷爬上树,似乎对这里很熟悉。
猴王也爬到前面那棵长满松萝的树上,扯下一串松萝吃起来。
吃完后,又扯下另一串松萝,飞快爬下树。
把松萝递到苏林面前,说道:
(请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