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被加速的一批批质子以接近光速实现碰撞,从对撞机的一个被称之为瞄准仪的吸收装置中产生粒子的碎片雨。
再经过一道道复杂的仪器,转化成数据,以可视化的出现在研究人员的面前。
实验结果很不错,测量到的Higgs粒子的质量,衰变宽度和自旋宇称等等,都与标准模型的预言一致。
这也是实验的意义之一,验证标准模型的正确性,弥补其在粒子质量来源的认识空白。
对于许青舟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最快乐的估计是探究物质世界基本规律了。
这样一想,怪不得研究物理的总会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事实上,也的确掌握了真理。
许青舟现在打开的这份数据报告来自以ATLAS实验,对面也在做希格斯粒子的检查。
筛选得到的双光子事例随着不变质量的分布,可以看到,在125GeV附近,事例有所聚集,但是根据其他所有的已知的物理过程估计,在这里至多只能贡献其中的6340个事例.
接着,是两个实验的双光子不变质量谱。
电脑嗡嗡地响着,屏幕上,CMSSW正在进行数据处理,把本底的贡献筛掉,仅仅留下希格斯粒子。
等等。
就在这时,许青舟目光顿了顿。
从曲线图上发现,筛选掉的本底里,有一段与希格斯粒子相似的共振峰。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