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我想……找你借点钱。”
“哦?多少?”徐昊表情有些古怪。
终于,郭涛鼓起勇气说出一个数字——5亿。
在他看来,徐昊是有能力且有财力帮助他的人。
毕竟,徐昊一出手便是数十亿的投资,院线、地产等项目遍布各地。
“郭经理,我记得前不久你出售那栋大楼,收益不应该是18亿吗?”徐昊的语气中透露出惊讶。
他难以理解,那笔巨额资金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
与之相比,徐昊自己的投资,每一分都是用在实打实的项目上。
而郭涛的弘盛公司,负债并不高。
理论上18亿还有不少结余。
按照徐昊的计算,即便还清债务,郭涛至少还应该手握六亿资金。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以让弘盛稳健发展许久。
郭涛抹着冷汗,磕磕巴巴解释了一番。
原来他试图在股市抄底,使用了五倍杠杆,如今资金即将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
徐昊不禁皱了皱眉。
竟敢在此时重仓入市,还用五倍杠杆?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当前股市形势仍未见底,犹如悬在半空的山腰。
谁这时候入场,谁就会一败涂地。
“你该不会把卖楼的钱也都投进去了吧?”徐昊突然明白了对方的绝望。
无路可走,才会想到向自己借钱。
股票爆仓,一切就都完了。
而现在追加投资,不过是延长死亡倒计时,苟延残喘而已。
等到股票继续下跌,他又哪来的资金继续补仓?
终究逃不过爆仓的命运。
确实如此。郭涛点头,证实了徐昊的推断。
在清偿债务后,剩余的五六亿被他投入股市,试图在底部买入大赚一笔。
他料想,股市在连年下跌后理应反弹。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在抄底时不幸遭遇黑天鹅事件。
一旦触及平仓边缘,意味着三亿资金的烟消云散。
可对徐昊来说,这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笔资金,我并非不能考虑借给你,但友情归友情,生意归生意。”徐昊平静地开口。
郭涛一开始听到徐昊愿意借款,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
然而随着徐昊话语的继续,他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他明白,这不会是一笔无条件的交易。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他咬牙问:“徐少,您的条件是?”
“我们签订一份协议,若你未能在约定期限内还款,弘盛地产的股份将作为债务的抵押。”
徐昊很清楚,自己并非慈善家。
与郭涛的关系也仅限于几次照面,借钱自然要承担风险。
当徐昊阐述这些条款时,郭涛的面色不由自主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