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使用的这种小型核聚变反应炉,无法进行长时间的使用,但可以在一个小时内保证反应炉内部核聚变的稳定性,以及能量供应的稳定性!”
苏文郑重的点头说道。
他获得了全部的秋风之墩号的计划。
其中就有蘑菇的技术。
以眼下的计划来看。
想要从头制造已经来不及了。
这其中涉及到的事情和流程较多。
所以。
他想到了最简单的方式。
那就是改造!
在不破坏现有弹道导弹主体以及燃料系统的情况下。
添加上小型核聚变反应炉。
这种反应炉虽说是小型,但也足足堪比三五个足球大小。
它在使用时,内部反应较为激烈,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为推进系统提供强大的推力。
等到导弹燃爆时。
还能作为小型蘑菇产生不可思议的破坏力。
配合上液体以及固体燃料作为一级二级推进能量。
苏文通过模拟系统计算所得。
改造后的弹道导弹的威力可提升200%。
最远飞行距离高达24万公里左右!
待苏文的改造计划以及相关的项目展示出来后。
会议室内的众人都不由产生一种强烈的窒息感。
这是一种承受了巨大震惊所带来的震撼。
苏文一边讲一边听着会议室剧烈的喘息。
很快。
他将任务分配了下去。
为了照顾新来的太空武器实验室以及学习团的科学家们。
苏文将他手下的团队拆分成了六个小组。
小组主要工作任务是组装核聚变反应炉,更新控制程序以及添加新的控制线路。
至于弹体结构。
苏文早就通过基地的钛A装甲生产线制作完成,只等着批量组装即可。
陈亭毅院士在苏文讲述完后,狠狠的吸了口气,他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双眼中燃烧着一团炽烈的火焰。
他颤抖且凝重的问道:“苏博士!您……您……您的小型核聚变反应炉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没有!这种小型核聚变反应炉技术理论上点火后只能持续稳定运转两个小时!实际上由于投料问题,以及材料问题,它实际运行效果要差一些!但应用在弹道导弹上没有任何问题!”
苏文真诚的达到。
陈亭毅听后不由有些可惜:“差多少?半个小时?”
如果是这样的话。
其中存在重大失误。
“不!相差0.000001秒!”
苏文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数据。
陈亭毅咧了咧嘴:“算我没说!”
其他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会议室终于“活了”过来。
众人又相继询问了一些问题后。
这才开始按照苏文的安排开始了作业前的“熟悉”。
就这般。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大约三个月后。
忙碌近两年零三个月的北风基地的工人们终于清闲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