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祥将心思放在姑苏的动静上时,远在西北边陲的潘舟接到了来自小姨子贾敏的书函。
阅毕,他即刻命人去办理大女儿的婚约解除事宜,并嘱咐妻子李氏整理行装,准备让大儿子护送大女儿一路南行,前往扬州投奔她的姨妈。
大儿子潘常胜,乃是他续弦李氏所出,年仅十二岁,却已长得与寻常成人不相上下,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若非面容上仍带着几分孩童的稚气,极易被人误认为是成年人。
李氏心存疑惑,“为大姐儿解除婚约确是好事,有她姨妈在,定能在那繁华之地寻得一户良缘。但让常胜同去是为何故?”
潘舟轻捋胡须,缓缓言道:“儿子也渐长成人,此番送姐南下,亦是送嫁之行,让他出去见见世面。若能得姨丈点拨,有更佳的前程,自是再好不过。他读书天分不弱,只是此地缺乏良师,耽误了他的学业。”
他在西北扎根多年,生活虽不算困顿,毕竟身居官职,但要说多么富足,却也未然。
他曾于富庶之地生活过,深知西北与那些地方的巨大差异。
自己困守此地实属无奈,但若儿女能有更好的出路,他定会全力以赴为他们谋划。
武将之路,需以性命相搏,且未必能搏出个名堂。
如今太平无事,若儿子也走此路,除非天赋异常,或遇贵人相助,否则他的未来很可能与自己一般,做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一生耗在此地。
此番,他便厚着脸皮,求助于林家,看能否为儿子也寻得一条坦途。
即便不成,也不过是让儿子出去增长见识罢了。
听闻此言,李氏顿时热情高涨,“我这就为林家准备礼单!前年我得了一套来自西方的宝石首饰,便给大姐儿做嫁妆吧。”
潘舟点头应允:“你告知大姐儿,让她仔细整理嫁妆清单,我会再为她添置一些。到了扬州,出手莫要吝啬。”
西北因与西域相邻,虽气候严寒,却也不乏珍稀之物。
李氏自然明白此理,林家那位虽是大姐儿的姨妈,但多年未见,情谊不深,当初未出阁时感情也平平。如今对方愿意伸出援手,他们自不能小气。
“林太太的两个孩子,咱们得送重礼。”
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更愿意照应她的儿子。
李氏出身武官世家,兄弟众多,已有数人在战场上夭折。她所嫁之人亦是武官,每次他出征未归,她都忧心忡忡。若有可能,李氏绝不愿儿子重蹈覆辙。
或许是怕贾敏反悔,他们行动迅速,退婚事宜很快办妥,随后便收拾行囊,安排人手,护送他们南下。
人未至,信先达。贾敏收到消息时,正享受着儿女承欢膝下的幸福时光,产后更是容光焕发。
得知此事,她即刻命人整理出两个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