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爷的生母乃郡主之尊,他与林海结缘,乃是因少年时亦被送往林海师尊处欲求师门,奈何资质平平,仅获旁听之席,未能正式列入门墙。
他并未踏上科举之路,而是倚仗家族余荫,获一官半职。为官之道,他倒是比啃书本强上许多,如今已攀升至五品之阶,再往上升怕是难于登天,预计将以此品阶告老还乡。因此,他满心期望儿孙能通过科举扬名立万。
提及儿孙,长子年岁已高,却仍是个老童生,周老太爷早已不抱希望,转而将希望寄托于两位孙儿身上。
长孙尚算出色,年方十八,已取得童生资格,即将参加下次院试,中举希望颇大。
至于小孙周连运,则是个活泼好动的皮猴子,表面文静,实则上蹿下跳,非得有人盯着才能安心读书。
故而,见到林祥这般才华横溢,周老太爷心中羡慕不已。林如海儿女虽迟来,他不曾嫉妒,但林祥的天资实在令人眼馋!
自接到林如海书信,周老太爷便打定主意,要让小孙与林祥多多亲近,沾些文墨之气。得知林祥暂居客栈,他索性邀其入住周家,“府中院落众多,外头哪比得上家里舒心?莫要推辞,你若不来,将来你父问起,我都无颜以对。”
林祥便顺水推舟,住进了周家,其院落紧邻周连运。
周家早已为他准备妥当,一切井井有条,但林祥并无久留之意,打算边住边寻觅合适宅邸,一旦寻得便购置下来。
他在广州不会久留,却打算让青松带人长期驻守,效仿南疆模式,开设店铺,搜集异域物种,传递消息。
购置宅邸店铺之事,还需周家从旁协助,毕竟他们对此地更为熟悉。
原本林祥欲购店铺经营特产,听周老太爷一番话后,他改了主意,“既如此,我便不阻拦了。广州虽地处偏远,却也不乏好物,只是皆为旁门左道,读书才是正道。”有了功名,何愁生意不成?
周老太爷一番教诲,如今世道,唯读书高,林祥正襟危坐,恭敬应承。
见他态度诚恳,周老太爷笑容更加和煦:“你安心住下,我自会派人打听消息,购房置铺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会被骗,我定为你寻得几处好的。”
此情此景,周连运一脸无奈,心中暗自嘀咕:祖父,究竟谁才是您的亲孙儿?您何时曾用这般眼神看过我?
他的不满虽未说出口,眼神却已表露无遗。正对着他的周老太爷冷哼一声:“你也想置办宅邸?可以,等你考中秀才,我立马给你也挑一处好的。”
周连运连忙堆笑:“祖父,您对我真是太好了,但我不能要。您若给我买,大哥岂能没有?一起买太过破费,还是罢了,您给林叔叔挑吧。”
周老太爷被逗乐了,轻轻踢了他一脚:“你还有脸笑,快去读书!”
这边林祥刚在广州安顿,那边扬州的林海则收到了他离疆前寄出的信件。
信中,林祥详尽叙述了遭遇山匪的经过及后续处理,此事还需林海出面解决。
爱子遭遇山匪,林海并无儿子“打草惊蛇”成功的喜悦,反而在书房内绕着书桌踱步三圈,心中后怕不已。
信中所述虽轻描淡写,称自己毫发无损,随行多为练家子,仅几人轻伤,无大碍,但作为父亲,得知儿子身陷险境,怎能不忧心忡忡?
此次幸得儿子提前察觉异样,做好准备,但未来是否能次次如此,提前发现敌人踪迹,谁也无法保证。
经过此番挫败,那幕后人定会更加谨慎,下次派来的人手势必更多。
他指尖轻敲石老二的画像,此人实为关键线索,若能将其查个水落石出,即便无法揭露幕后人真身,至少也能寻得一丝蛛丝马迹。
思及此,林海眼神冷峻,那些只敢在暗处使绊子,畏首畏尾,不敢露面的家伙,要么是身份有疑,要么是权势不足,不敢与林家正面交锋。
林海在书房内沉思良久,离去时犹豫是否该留下此信,最终还是决定交给贾敏一阅。
贾敏初见信时面露喜色:“祥儿的信终于到了?我估摸着也该到了,他现今何处?还在南疆吗?”
林海面色凝重,轻轻摇头:“你看了便知。”
贾敏察觉异样,笑容渐敛,难道祥儿出事了?
阅毕,贾敏双手颤抖,怒而捶打林海两下,“你明知有险,还让祥哥儿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亦不欲活!”
林海紧握其手,轻拍其背以安:“夫人,祥哥儿安然无恙,我怎会拿他性命儿戏?府中未必比祥哥儿所处更安全,那幕后之人一直盯着我们,不可坐视不理。”贼可千日偷,哪能千日防?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