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腊戌不足40公里的孟利小镇,警卫师一团。
“命令部队,全速前进,沿公路南下仰光。”
看完电文的罗秉义面色一肃,沉声下令。
“团长。”
“咱们不去腊戌了?”
参谋长秦勇皱了皱眉,有些不解。
他们本来的计划就是配合特务营夺取腊戌,而后乘坐火车南下曼德勒,攻占曼德勒之后,再行南下前往仰光,为全军扫平攻占仰光的障碍。
“腊戌都已经被特务营拿下了,我们过去干什么?”
目光幽深,罗秉义沉声道:“从腊戌搭乘火车前往曼德勒,需要6个小时。”
“曼德勒驻扎有缅军第3师,就算我们能够击溃缅军,那至少得一天时间才能继续南下。”
“到那个时候,缅军已经回过神来,他们还会任由我们乘坐火车南下仰光吗?”
“缅军是菜,但不是蠢,一旦曼德勒爆发厮杀,缅军必然会调集重兵北上围堵我军。”
“到那时,我们就真的要陷入泥潭,同缅军之间比拼兵力、后勤、战斗意志。”
“这...”
听到这里,秦勇陷入了沉默中。
不得不说,罗秉义提到的可能性非但存在,而且最接近现实。
“沿公路南下,可以规避火车带来的风险,但时间也许会更久。”
“而且,缅国中央铁路和公路网几乎重合,根本不存在隐蔽行军的可能性。”
“团长,您的意思是?”
秦勇眼神闪烁,有些不敢确定。
“嗯。”
微微颌首,罗秉义继续道:“来之前,我调查过军情司、特务营递交的情报汇总。”
“上面提到了缅国中央铁路及公路、水路网络。”
“最便捷的路线莫过于从腊戌前往曼德勒,而后南下仰光。”
“可这条路线就意味着要正面和缅军对上,会严重拖延我军进攻的节奏。”
“少帅三令五申,此次进攻必须速战速决,拿下仰光,摧毁缅国的统治中枢,以确保英、美等国还没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在缅国站稳脚跟。”
“二战后期,日军进攻缅国,为了从怒江以西入滇,在掸邦修筑了大量公路。”
“这些公路无法支持大规模机械化部队通过,却能够满足摩托化部队的需求。”
“滇缅公路从腊戌向西在南渡河畔分出了一条支线,这条支线避开了大江大河,向南连接南兰、孟贡、莱卡,而后又分出了东、西两条公路,向西是孟榜、和榜、东枝,向东则是南桑,可以连接景栋。”
“如果我们现在就沿公路南下直接抵达东枝,距离大约350公里,全军加速前进,要不了5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而后在东枝沿因莱湖西侧公路继续南下进入克耶邦,从帕桑西进直达同古。”
“在明天正午之前就能到达同古,从而回到缅国中央公路及中央铁路的路线。”
“而这个时候,曼德勒战役恐怕已经打响了,缅军情急之下,调动驻守在勃固省的第3师北上支援。”
“甚至不排除他们会继续调动驻仰光附近的缅1师、2师,仰光必将防御空虚。”
“届时,我团趁虚直入,攻占仰光,夺得这次入缅作战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