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身穿黄袍的朱棣,步伐缓慢而沉重地走向了皇陵。
他的身影在悠长的神道上显得有些孤寂,两侧的石兽与松柏沉默地见证着这位新皇的到来。
踏入皇陵的那一刻。
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历史的重压也随之降临。
朱棣径直来到朱元璋的灵位前,缓缓下跪。
他的动作恭敬而虔诚,额头轻轻触地,久久未曾抬起。
在这片寂静之中,他的心中五味杂陈,往昔与父皇的种种过往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朱元璋的威严、教诲与期望,此刻都化作了他心中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他深知自己的皇位得来之路充满争议,而在父皇的灵位前,他更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审视。
旋即,他起身,又走向了一旁朱标的灵位前跪下。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与挣扎,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臣燕王朱棣拜见大明兴宗陛下。”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哽咽。
朱棣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哭诉道:
“大哥,我本无意走到如今这一步。”
“我曾只想做个藩王,为大明镇守边疆,为父皇分忧,为兄长助力。”
“可命运弄人,你若知道这一切,会怨恨我嘛?”
他伏地痛哭,哭声在皇陵中回荡。
“我会努力做个好皇帝,让大明繁荣昌盛,我会将这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
“我会用我的一生来偿还这份罪孽,只愿大哥在天之灵能够理解我,庇佑我大明江山。”
万朝之中,各朝皇帝目睹这一幕,皆有不同的反应与评价。
.....
大唐,大明宫。
李世民微微动容,他感慨道:
“朱棣虽以逆臣之行夺位,但他这份真情与担当,倒也令人钦佩。”
“他能在父皇与兄长灵位前袒露心声,可见其内心尚有敬畏与愧疚。”
“且看他日后作为,若真能如他所言,将大明治理好,也不失为一位人杰。”
作为经历过玄武门之变才登基的皇帝,李世民十分能体会朱棣的心情。
长孙无忌点头称是:
“陛下所言极是。朱棣有此等心性,又有军事才能与谋略,只要他能善用人才,推行仁政,大明或可迎来新的盛世。”
.....
大宋,汴京皇宫。
赵匡胤长叹一声:
“朱棣此举,是对是错,恐难定论。”
“然其在这等情境下的哭诉,并非全然作伪。”
“他能意识到自己的罪孽,且有补救之心,比之那些只知贪图享乐的君主强上许多。”
“只盼他莫要被权力蒙蔽双眼,能坚守初心,让大明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赵普道:
“陛下,朱棣此时的表现,说明他有自省之能。”
“若他在治国理政上能借鉴前朝经验,平衡各方势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大明的根基或可稳固。”
.........
汉武帝刘彻在未央宫中,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