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三年的秋天。
自从段其锐离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
老张这段时间真是忙得晕头转向。
没办法,奉天这边的钱袋子紧得很,几乎每年都要亏个四五百万。
因为这个缘故。
张大帅特意开了个紧急会议。
目的就是想找出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
"给我找个能干的人来,老子就不信了,这世上难道找不出一个管得住钱的账房先生吗?现在咱们这儿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
会议上,老张扯着脖子对着所有人喊话。
然后呢。
在场的每个人都是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
大家都清楚目前奉天缺钱的情况。
可又能有什么招儿呢?
管财务这件事本来就极其微妙。
再加上奉军内部,很多都是亲戚当官,关系错综复杂,你要是查到谁贪污,那十有八九就是谁家的亲人或者朋友。
所以,谁都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
"叮!触发任务选择!"
"叮!选项一:给大帅推荐个人才!奖励:东北黑土地产量提升三成!"
"叮!选项二:当作没看见!奖励:渔业产量提升三成!"
正在带队训练的秦学诚也被叫了过来。
没想到这事儿还能碰上选择机会。
按照提供的回报来看,肯定是第一项更划算。
毕竟农业才是根本啊!
而且突然想起一件事,历史上管理奉天财权的大能,应该就是他所认识的那个人。
那位可是真能干。
据历史记载,在他掌管后,短短三年内就不仅补上了之前欠下的三千万窟窿,还额外赚了一千多万。
这么厉害的人,正适合解当前之困。
这么想着,秦学诚开始头疼起来——
要怎样才能找到他呢?
那个年代曾有人提过他的名字,但因为某些原因没被重用。
于是秦学诚转头问旁边侍从喜顺:"喜顺,记得前些日子有没有人推举过一位做财经大臣的人选?"
喜顺愣了一下,想了想。
"很多人提名自己适合这份工作,少爷说的是哪个?叫啥名字?"
"王永江。"
听到这个名字,喜顺挠了挠脑袋,还是没什么印象,只好说道:"那我去找找记录,看看以前是否收到过关于他的推荐函吧。"
"好。"
秦学诚点了点头。
必须把王永江弄过来帮忙。
如今奉天国库空虚,没有真正有本事的人物确实不行啊。
尤其是这个人还得和各方势力没有瓜葛,并且要有足够勇气面对这些纷争才行。
用张大帅的话说就是,现在城里到处是阿谀奉承的小角色,需要一个硬骨头的汉子站出来。
不一会儿工夫。
喜顺带回了一份任命文件回来。
"少爷,确实在档案里看到有人推荐过,当时还是赵总督提起的,但是……"
喜顺犹豫片刻,小声对首位上的张大帅汇报,"结果后来被拒收了。"
哦?
这下子勾起了秦学诚的兴趣。
"为啥被拒绝了?"
喜顺迟疑了一会才开口,"听说是因为王先生从未送给大帅什么礼物表示尊敬之心。"
秦学诚闻言也感到惊讶。
原来老张对礼物这么在意啊!
想想倒也不奇怪。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物资上并不缺什么,人家送点东西可能只是表达敬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