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的科考是要考诗文的,咏志就是常见的题目之一。
不少学子,事先都是有所准备的。
许平安扫视一周,发现张易和几位学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
更多的学子,都是拿出跟许昕年一样的,自制的诗词素材集,开始翻找拼凑。
“辞旧,咏志诗你可有准备。”
许昕年打开怀里的素材集,信心满满,“老掉牙的题目,写不出新意,凑出一篇来却是不难。”
“让我看看,咏志者,可借梅、松、石等物……”
“可用劲、久、贞、傲、直等辞藻……”
许平安听了一会儿,发现许昕年总结的头头是道。
果然,当诗词成为科考题目,就催生出学子们强大的应试能力。
王思暮抽好题目,便回到座位上,看这些学子们作诗。
大多数都在埋头苦思,或者埋头苦凑。
只有少数几人已经写完,将诗词交给伯爵府仆从,存放到了回廊之下,最终会由大儒们同一品评。
王思暮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是高官之子,恐怕早就有人代写了诗词。
比如那位顶着黑眼圈,一脸酒色之气的张易。
虽然张易试图对王小姐露出纯洁的微笑,但是他一笑起来就无端显得猥琐。
王思暮迅速避过目光,看到许平安将写好的诗词交到了仆从手中。
她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这是哪家公子,竟然从未见过。
倒也生的俊朗,不知才气如何。”
随后,她发现许平安正襟危坐,开始闭眼养神。
不知怎么的,王思暮觉得许平安眉清目秀,俊朗非凡,而且有一股锐气。
更难得的,有一种光明正大的气势,和张易的气质完全相反。
正在运转天地正气歌的许平安,敏锐的察觉到了王思暮的目光。
他突然睁开眼睛,看向正在观察自己的王思暮。
王思暮感觉芳心猛跳,立刻偏过头去,不敢对视。
“王小姐,那位是家父族弟,许平安公子。”
全程观察一切的许伶月,从背后幽幽提醒道。
“什么族弟,不就是那个家丁么……哼。”张莺莺不失时机的补了一刀。
王思暮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是家丁,家丁怎么会有这样的气质。
大半个时辰之后,许昕年凑出了一首诗,激动的交给仆从,然后兴奋的直搓手。
他不擅长诗词,这次王思暮抽了最常见的题目之一,他才能凑出一篇来。
进入前三是没希望的,但是进入前三十,列入诗册倒是有一点点希望。
“平安,你不是你略懂作诗吗,我把这本宝贝借给你!”
许昕年一直埋头苦思,根本没注意许平安已经写完了。
“已经交上去了,你这本宝贝,应该是用不上了。”
许平安接过许昕年的素材集,随意的翻看着。
许昕年一脸惋惜之色,猛拍许平安的大腿道。
“你急什么啊,没有素材能写出什么好诗!”
(活动时间:1月1日到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