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皱了皱眉头,对侯卿的动向感到不解。
“我这就去找我弟,你要是敢骗我,我走到哪儿都会找到你。”
阿姐有些担忧地威胁了李玄天几句。
“我骗你做什么?”李玄天有些尴尬:“但你最好动作快点,要是去晚了,他可能就走了。”
就算没找到人,那也是你迟到的,跟我没关系,我可没骗你。
“那不行,我先走了,我弟欠你的钱,我会让他还给你的。”
得知侯卿的下落,阿姐也不再纠缠李玄天,匆匆忙忙地往回赶,转眼间就消失在视线之外。
“真是见了鬼了,我告诉你在凤翔等,你却不信。”
“胡说他在玄冥教,你却匆匆忙忙地走了,现在说真话都没人信了。”
李玄天无奈地摇摇头,加快脚步离开了。
费了老大劲才摆脱阿姐,万一她反悔了,自己不是白忙活一场。
接下来的几天,李玄天也没有停歇,直到抵达大宋境内。
到了大宋,离武当也就不远了。
全力赶路,几天就能到达。
现在距离张三丰大寿还有半个月左右,李玄天并不心急。
一路上,赶路的人明显增多,每次进入城里都能看到成群的武林人士。
他们讨论的也都是张三丰大寿的事情。
行进间,李玄天便察觉到,此地的气氛与大唐大相径庭。
大唐的民众生活动荡不安,战火随时可能燃起。
而大宋虽然国力不强,四周强敌环伺,但至少目前国家未亡,民众还能享有片刻的安宁,不必像大唐百姓那样提心吊胆。
天色渐暗,李玄天一人一骑在道路上行走,发现此处荒凉,想要找一处客栈歇脚都不可得。
就在这时,他瞧见一位老者挑着柴火从山上下来,于是上前打听。
“老先生,这附近可有什么客栈?”李玄天问。
老者起初有些戒备,但听到李玄天的问话,又看到他态度和善,便回答:“最近的平安镇离这里几十里路,才有客栈。现在天色已晚,你恐怕赶不到了。”
老者又补充说:“如果你想找个地方住下,少林寺倒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的方丈心善,我们进山砍柴,有时天黑回不去,方丈就会让我们留宿,不收钱,还有斋饭可以吃。”
从老者的话中,可以感受到少林方丈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好口碑。
李玄天谢过老者,准备继续前行。
虽然他对佛教并无太多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认,佛门中确实有慈悲为怀的僧人。
李玄天骑着马到达半山腰,发现路口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