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黑着脸回答:"时代造就英雄,那些人哪算什么英雄啊,一个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另一个反复无常,时而投靠旧朝时而又反叛。虽说叶蕴尘嘴贱了一点,但比起这二人,还是好多了。"
朱标小声嘀咕:"这些事好像您老人家自己也都做过吧?!"
这话说得倒是一针见血。
老朱的发迹之路其实也是充满了波折。
在他实力不强的时候,也曾向蒙元低头投降过。
之后,他势力增强了,名义上还是红巾军韩林儿的下属。
甚至连‘吴王’这个爵位,在他自己登基前都是韩林儿给的。
但在快要成为皇帝的时候,老朱派人把韩林儿做了,对外宣称是他自己不小心掉河里淹死的。
因此,朱元璋听见朱标这样说时,立刻飞起一脚踢过去,"你小子怎么能这么说你爹呢。"
除了朱标之外,恐怕再没人敢直接说出老朱这些事情了。
要是别人说漏嘴了,可能坟上的草都长得比人都高了。
"对对对,父亲说得对,儿子错了。"朱标连忙讨好,接着说:"但是能够在二十出头就让一个小县变得这么富裕,多锻炼些时间,叶蕴尘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栋梁啊。"
然后他带着求饶的眼神望着朱元璋,"所以到时候您千万手下留情啊,这孩子对我有大用场!"
朱元璋瞅了眼朱标,并没有太在意他这种拉拢人手的方式。
反而是问道:"你觉得我把雄英带出来,就只为让他放放风散散心吗?!"
朱标准备了一下才回过神来,惊讶地看着朱元璋。
"爹您的眼光竟然这么远?!"
"不懂全局规划的人,做不了区域领导者;不考虑长远未来的人,也无法处理眼前的事务。以叶蕴尘现在的年龄来说,最终能真正利用他的不是我们这些老头子,而是雄英才对啊。"
月亮挂上了柳梢,夜色渐渐浓了起来。
今夜的月亮特别圆,像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可县衙后院的景象却有点儿煞风景。
只见叶蕴尘斜躺在躺椅上,左手抓着一只金黄油亮的鸡腿,右手提着一个小酒瓶。
一口肉,一口酒。
哪儿还有半点文人的样子,简直就是山大王的架势。
婵婵蹲在火盆旁,手里不停地扇着风,嘴里念叨:"公子,快点儿接着说嘛。三娃到底有没有救出爷爷和大娃二娃啊?他头硬如铜、手壮似铁,刀枪不入,这么厉害要是连爷爷都救不出来,那得多丢人呀。"
叶蕴尘又抿了一口加了冰块的米酒,凉意直冲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