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各种多样的治理制度。
比如夏朝以前采用的是禅让制,从国家的领导到部落的老者,都使用这种方法选人。
到了夏商时代,则是从大公无私慢慢过渡到了家族统治,这就是世袭制。
西周到春秋战国,则实行分封制。
等到始皇帝统一后,在地方推行郡县管理方式,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结构。
汉朝遵循秦朝模式,因此东西两汉时期依旧保持前朝体制。
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因为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世家豪族开始取代皇权掌握地方甚至中央的权力。为了确保自家权益延续,在这时期一种新的官员选拔系统出现了。
这就是九品中正体系。
通过该体系,仅限于贵族大家族的人才有资格为官。
平民百姓只能老老实实过一生。
但随着隋朝终结这段混乱期,反历史趋势的九品中正被抛弃了。
新确立的是三省六部的组织架构。
而选拔人才的方法变成了科举考试。
这项制度从隋唐一直维持到宋朝。
蒙古建立王朝后创立行省制度。
洪武大帝恢复了之前的情况,保留了行省安排,但在核心则采用了隋唐时代的结构。
然而,因为胡惟庸案爆发。
这个丞相不但贪婪成性,还暗中图谋不轨。
朱元璋一开始冷眼旁观,之后果断采取行动处理。
利用这一案件为契机,他取消了自古以来的丞相职位。
废除三个主要部门(即原来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改为各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全国上下的行政体系大致相同。
像上元县这样也有‘类似六部’的存在。
当然名称不同。
例如在县府里称为‘吏房’的位置,专门管理县里的文书人员,作用相当于朝廷的吏部。
还有‘刑房’,则是专门处理本县大小事务,类似于更高一级政府的刑部功能。
众所周知,朱元璋非常勤奋工作狂,规定京城所有官员早晨都要参加早朝。
至于各地官员,他也同样没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