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柱说道:“我觉得还是继续交易的好,一码归一码,人是做大事的,未必看的上这点让利。”
王恩民也点头说道:“我也赞同这点,还觉得,不仅要继续交易,以后还要扩大交易。”
然后他解释原因:“我猜李军背后的那路子,估计也是想着要变现的,你们想,这一次,轧钢厂得了肉,辛家坳是得了粮食,李军那边,才是得了钱的。”
柳大柱和周海山,在王恩民的解释下,都点头赞同。
同时也想通李军当时为什么说肉全部要了,但偏偏又愿意卖给他们仨三百斤猪肉来。
如果不是为了钱,完全可以让他们仨买下其中的三百斤腊肉的。
这么分析下来,李军和他背后的路子,求的可不就是财么?
既然是求财,那一切都好说了。
三人身为采购员,背靠公家单位,缺的可不是钱,缺的是物资。
而李军,恰恰是能提供物资的。
这么一想,简直不要互补的太完美。
“不过这价格,倒是要跟人商量商量,不能再像这次猪肉的价格报了,得按着行价走,甚至,还得稍微加点。”王恩民慢吞吞的说道。
柳大柱和周海山听完,也没有反对。
主要还是这年代,还是属于卖方市场。
李军能搞来的粮食和肉,属于稀缺物资,不愁卖,但他们却是拿着钱,也买不到这些东西。
······
李军完全没想到柳大柱王恩民和周海山他们会根据各自得到的消息,把他和辛家坳的那点交易详情分析个八九不离十的,甚至还给虚构了李军背后有大能耐的靠山。
不过就算知道了,他其实也不是很在乎。
只要随身农场的秘密不曝光,那就不会有大问题。
他此时正往王府井的百货商店赶呢。
下午大姨们也不开吃瓜会,萧爱红这姑娘也没在资料室,李军一个人在办公室无聊,打了个盹小憩了一会之后。
想起自己在德胜门鸽子市得的那张收音机票,就有些等不住。
索性就骑车先把收音机给兑了去。
王府井是这年代四九城少有的几个商圈之一,可以说是最顶级热闹的那一个。
百货大楼,更是最热闹,最繁忙的店铺。
听说当时开业的时候,人挤人的,单是挤掉的鞋子,都能被服务员收集一箩筐的。
即便是过去了七八年了,还依旧热闹。
李军到的时候,光是找停自行车的地,就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实在是人太多了,附近几个停车的地,都是停的满满的。
最后还是给寄车处的师傅递了烟,这才硬是给挪了个位置出来。
等他进了门市部,便花了眼。
里面的商品可真的是琳琅满目,吃的喝的用的全都有,偌大的地方,几乎一眼望不到边际。
而且还人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李军在望着人群,努力的回想着原身的那个同样是从顺义分配到四九城的中专校友在哪个柜台当售货员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