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完工作后,刘枫便向老朱告退,老朱也没有多留,便让他先回去。
“刘大人请留步。”刘枫刚走出乾清宫,就听见有人在叫他,待他回过头,才发现原来是就马皇后身边的女官玉儿,因为接种牛痘的关系,这段时间他经常出入皇宫,宫内的人大部分他都混了个脸熟。
“哦,原来是玉儿姑娘,不知姑娘找在下何事?”刘枫问道。
“刘大人,是皇后娘娘知道您今天进宫面圣,特意让我来告知您,燕王殿下马上就要去就藩了,所以今天晚上娘娘在宫内设了家宴,要为燕王饯行,娘娘希望您能来赴宴。”
“那就请玉儿姑娘代为转告娘娘,臣定准时赴宴。”听了玉儿的话,刘枫也没矫情,直接答应下来,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刘枫没少在宫里蹭饭,他已经习惯了。
告别玉儿,刘枫出了皇宫,刘伯赶着马车已在宫门口等候,上了马车,主仆二人直奔城外走去。
不到半刻,两人便已抵达城外的一片农田前,这片农田大概有三亩左右,被巧妙地划分成了三块面积大致均为一亩的农田。这三块农田里种植着三种极为稀奇的作物。
“老爷,这些都是老奴亲自打理的,没有假他人之手,都是按照老爷您说的做的,算算时间应该都已经成熟了。”刘伯对刘枫说道。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刘伯,回去从府里支五十两银子,就当赏银了。”刘枫说道。
“老爷您言重了,这些都是老奴该做的。赏银老奴是万万不能收的,当年要不是老老爷收留,老奴可能早就是一堆白骨了,来到刘府,老老爷还有老爷您,一直拿老奴当亲人对待,这份恩情老奴一辈子也还不清啊。况且老奴现在年纪大了,就孤身一人,要钱也没用了。”刘伯声音略带颤抖的说道。
刘枫听到刘伯的话,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沉默片刻后,说道:“好了,刘伯,不说这些了,以后日子还长。走吧,过去看看那些作物。”
刘伯听到刘枫的吩咐,立马应下,而后二人便下地仔细地观察起三种作物。
经过刘枫的观察三种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获了,于是他让刘伯把三样作物各取20个装入箱中,他准备晚上给老朱一个惊喜。
装好后二人便坐上马车,向刘府赶去。
...........................................
傍晚华灯初上,刘枫换了身得体的衣裳,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袍袖随风飘动,显得飘逸而又不失庄重;
刘枫吩咐刘伯把两只大箱子装上马车后,直奔皇宫而去。
到了皇宫门口,经过通报后,刘枫向着坤宁宫走去,同时后面还有几个皇宫侍卫抬着箱子。
坤宁宫之内,此刻正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氛围。殿内除了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外,还有皇长孙朱雄英、魏国公徐达、燕王朱棣及其王妃徐妙云、安庆公主,以及其他几位尚显稚嫩的年幼皇子们。
就在这一片热闹祥和之中,刘枫履稳健地踏入了坤宁宫。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衫,面带微笑,眼神清澈而明亮。待走到殿前,刘枫先是朝着端坐在上方的皇帝朱元璋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口中高呼:“臣刘枫参见陛下!”紧接着,他又转向一旁的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再次行礼道:“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子殿下!”随后,刘枫依次向在场的其他人一一施礼问候。整个过程中,刘枫动作娴熟流畅,礼数周全,尽显其儒雅风度。
见众人皆已到齐,老朱一声令下,宴席正式开始。一道道精致的菜肴如流水般被端上桌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欢声笑语也随之响起。一时间,整个宴席气氛热烈非凡,人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枫站起身来,拱手对老朱说道:“陛下,臣今日并非口手而来,而是给陛下以及在场的诸位带了礼物。”
听到刘枫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坤宁宫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看向刘枫。
“哦?是什么东西,你小子还神神秘秘的,拿出来让咱看看。”老朱好奇的说道。
“臣遵旨。”
随后刘枫命侍卫将两只箱子搬了进来,刘枫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将第一个箱子打开,将土豆,红薯以及玉米拿了出来。
众人看到这三种东西皆是一脸疑惑,这些东西他们从未见过。
“刘小子,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怎么看着奇形怪状的。”朱元璋问道。
刘枫笑着开始讲解:“陛下,请容臣慢慢道来,此三物分别为红薯、土豆以及玉米。这三种作物产量极高,并且耐旱易活,即便贫瘠之地亦可生长,可充作百姓果腹之物。根据臣的估算,玉米亩产大概在20石左右,土豆大概在40石左右,至于红薯大概是80石左右,当然臣说的是在上等良田种植,要是在贫瘠的土地种植,产量肯定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