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心中一沉张大臣是朝中的老臣,资历深厚,他的质疑无疑会给朱常洛带来很大的压力。
然而,朱常洛并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张大人所言极是,本皇子确实年少,经验不足,但是,本皇子却也读过不少史书,深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却能推翻元朝,建立大明,靠的不仅仅是武力,更是他知人善任,广纳贤才的胸襟。太祖皇帝曾言:‘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独治,必赖众贤之助。’这便是治国之道的精髓所在。”
朱常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们,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慷慨激昂:“如今我朝,虽有盛世之象,但隐患亦存。若不及时革除弊端,恐重蹈前朝覆辙。因此,本皇子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广开言路,选贤任能,使天下英才皆为我朝所用!”
他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被朱常洛的见识和气魄所震惊。
他们没想到,这个一直被视为“无能”的皇长子,竟然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和远大的抱负。
就连一直保持中立的李墨,也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赞叹:“皇长子殿下,真乃人中龙凤也!”
然而,郑贵妃却不甘心就这样让朱常洛出风头。
她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另一位大臣使了个眼色。
那位大臣会意,立刻站出来说道:“皇长子殿下所言,固然有理。但是,治理国家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臣这里有一个难题,想请教皇长子殿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北方边境战事吃紧,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请问皇长子殿下,如何才能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前提下,筹集到足够的军饷,以应对边境战事?”
这个问题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大臣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稍有不慎,就会引来百姓的不满和朝廷的动荡。
朱常洛心中明白,这是郑贵妃的又一次刁难。
但是,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冷静。
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这位大人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本皇子以为,这个问题并非无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开源,即增加朝廷的收入。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商业发展,增加税收;也可以通过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向富商大贾借款,以解燃眉之急。”
“节流,即减少朝廷的开支。我们可以裁减冗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也可以严惩贪污腐败,追回被贪污的钱财。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百姓节俭,减少浪费。”
朱常洛侃侃而谈,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让在场的大臣们都纷纷点头称赞。
就连一直保持中立的张大臣,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下朝后,朱常洛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殿下,您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林宇轩赞叹道。
朱常洛微微一笑,心中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
突然,林宇轩脸色一变,说道:“殿下,臣刚刚得到消息,郑贵妃似乎对白姑娘有所动作。”
朱常洛心中一惊如果白灵瑶出了什么事,他绝对无法原谅自己。
“她想做什么?”朱常洛的声音冷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