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安突然话锋一转,一脚踩在石狮子的耳朵上,
明天起,老子要在广播台录《血色山河》唱片!会弹琴的、会吹唢呐的、会敲编钟的——是个人就来找我报名!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个戴礼帽的身影,
甭管是北平的角儿还是上海滩的歌女,只要肯给烈士家属挣口饭吃,老子连棺材都给你备好——沈记棺材铺友情赞助,买一送一!
正在店里忙碌的沈公子突然打个喷嚏:阿嚏...
人群哄笑中,王小安摸出怀表瞥了一眼,再次喊道:
现在都回家吃饭吧!明早八点,收音机里准时喊号——前一百个到场的,送顾科长亲笔签名裤衩一条!
噗——!
正躲在不远处茶楼里,监控现场情况的顾友德又又又又一次喷了一桌碧螺春,
李方憋笑憋得满脸通红,
匆忙赶来汇报的疤脸,直接一头撞在门框上。
......
下午,广播台导播室。
直播间正在播放评书《杨家将》,说书的刘麻子抓着醒木,正盯着疑似藏有黄大仙的铁匣子滔滔不绝。
王小安蹲在导播室的破沙发上,钢笔尖把节目单戳得全是窟窿。
周慕云抱着一摞泛黄的乐谱推门进来,后头跟着独臂老谢——他的腋下还夹着那把铁皮喇叭。
周慕云把乐谱往桌上一摊,“这是几位音乐家联名写的曲谱,有个姓陈的堵在楼下,让我拿给你看看。”
老谢把喇叭往地上一杵,咧嘴露出满口黄牙:组长,您这整得是不是太大发了?就连弹月琴的寡妇都嚷嚷着要来出把力,说是给她瘫在床的男人挣副棺材板。
来!都来!王小安抓起茶缸灌了口凉水,你跟她说,只要她男人挺过这个月,我亲自给他刻碑——
余佳佳抱着一摞听众来信挤进门,发梢还粘着粉丝送的绢花,
王先生,刚又来了三十多个报名电话,有个拉大提琴的洋人说不要钱,就想在录制完成后,跟您聊聊音乐创作......
聊!王小安把钢笔往耳后一别,刚想顺口答应下来。
突然反应,
聊,聊个屁啊!
老子懂个锤子的音乐创作!
告诉那洋鬼子,我这边事情太多,根本忙不过来,没有时间跟他聊。
……
南京广播台要录制《血色山河》专辑,全城招募乐师的消息像野火般烧遍大江南北。
根本不要明天,当天下午前来广播台报名的人数就过了千,更有脑子灵活的小贩趁机在街边支起摊位。
长长的队伍站满了两条街。
人群中既有扛着二胡、背着琵琶的民间艺人,也有西装革履的“海归”音乐家。
卖炸糕的王麻子支着油锅感叹:“好家伙,这阵仗比当年北伐军进城还热闹!”
余佳佳正在门口帮着给这些人填写报名表,
看门大爷护小鸡一样守着大门,没得到允许的,坚决不让进。
一辆漆得锃亮的福特轿车缓缓开到门口,排队的人群下意识地让出一条通道。
车门一开,钻出个穿淡紫色旗袍的窈窕身影。
她摘下墨镜,柳叶眉一挑,冲维持秩序的疤脸汉子嫣然一笑:“劳驾,我找王小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