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有福一路上走过一条小巷,。
映入眼帘的只有空荡荡的街道,人影稀少,寂静得让人有些心慌。
他心里清楚,鸽子市这地方,本就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在这个集体经济和计划经济占据主导的年代,鸽子市上交易的物品,大多来路不明,妥妥的投机倒把行为。
公安和工商局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堪称严苛,所以鸽子市的地点根本不固定。
那些倒卖东西的人,只有等到深夜,相关部门下班后,才敢偷偷摸摸地聚集起来交易。
想要找到鸽子市,全得靠运气。
但李有福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咬了咬牙,心中默念:“就不信今晚找不到,继续找!”
接着又朝着下一个地址走去。
一连去了好几个地方,结果都一无所获。
李有福站在一条空荡荡的街道上,周围的寂静仿佛要将他吞噬。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浓浓的失落感,想着今晚怕是注定找不到鸽子市了,不如回家算了。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决定抄小路回去。
当他走进一条昏暗狭窄的胡同,刚走没几步,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在这寂静得如同死寂一般的深夜,这种声音显得格外突兀,就像平静湖面上突然投入了一块巨石,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李有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心中涌起一丝希望的火苗,他在心里判断,这很可能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鸽子市。
李有福立刻加快脚步,朝着声音的方向快步走去。
拐过两条胡同后,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兴奋起来。
只见一条长长的胡同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
整个鸽子市,除了胡同口有一盏微弱的路灯,散发着昏黄黯淡的光,其他地方几乎漆黑一片,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黑色幕布笼罩。
商贩们在各自的摊位前,放置着用黑纱布盖得严严实实的煤油灯,只有当有顾客靠近时,才会小心翼翼地掀起黑纱布的一角,让那微弱如豆的灯光照亮摊位上的货物。
李有福走进鸽子市,心情有些激动,心脏在胸腔里“砰砰”
直跳,仿佛要冲破胸膛。
他顺着胡同往里走,胡同口的摊位上,摆放着头绳、袜子等一些小物件。
那些头绳颜色鲜艳,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微光,像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袜子则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棉布气息。
再往里走,布、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也出现在眼前。
布的质地各异,有粗糙的麻布,也有光滑的绸缎;米和面被装在麻袋里,散发着粮食特有的香气;油则被装在黑漆漆的油桶里,在灯光下闪烁着油腻的光泽。
而在更深处,甚至能看到自行车票、电视机票,还有一些据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宝贝。
这些票证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玩意儿,拥有它们就意味着能买到稀缺的商品;那些所谓的宝贝,在昏暗的灯光下,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李有福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买鸡仔、鱼苗等,放入自己的养殖空间。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摊位上扫来扫去,终于看到有卖鸡仔和鱼苗的摊位。
鸡仔们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鱼苗则在水盆里游来游去,灵动的身姿在昏暗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老板,这鸡仔咋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