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曾经的天榜第三,一个是站在的天榜第一,更何况夏言曾经还是书院留名的七进七出匈奴大营帮助秦军取得大捷的英雄人物。
夏言和凌音遇袭一事闻杏书院处理的很快,仅仅半天不到,便查清楚了对方的底细。
是一个名叫山海帮的二流宗门,至于刺杀的原因也很合理,当初第一次进乙二班的时候尖子班的泰犊子和夏言有过冲突,后来火烧鸟巢时死在了匈奴大营。
泰犊子不仅是东周国太宰的儿子,还是山海帮曾经的圣子。东周国和山海帮一直都认为在匈奴那次是夏言公报私仇害死了泰犊子却一直没机会报仇。
如今终于觅得夏言行踪又知道对方正在关禁闭,所以策划了这次行动。
看着端木赐送来的案卷报告,夏言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却找不到漏洞,只能作罢不再为难自己。“言,感谢先生的抬爱。”
先生,字面的意思表示的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触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
但在儒家,在闻杏书院先生一词却增加了正所谓“达者为先,师者之意”特殊含义,是对德高望重人的称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端木赐取出折扇扇了几下,看着扇子上写着的二十个字说道,“又没有外人,你小子就不用装了。”
端木赐不仅是杏坛四圣之一,还是闻杏书院的院长。但他曾经在夏家小院借住几天,得到了夏先生原本留给夏言的那把折扇。
所以二人不仅认识,还相当熟络,甚至可以说关系匪浅。将端木赐请回房间,夏言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说道:“师哥,我还是觉得这份案卷有问题。”
“怎么?”夏言虽然没能进入杏坛,但从夏天这边论,既然端木赐叫夏天一声先生,夏言这一声师哥并不算越了规矩。
取出老板椅让端木赐坐在晒太阳的门口,接过对方手里递来的折扇帮对方轻轻扇着微风,夏言说道:“直觉,我总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从窗台拿过一只砂糖橘剥开丢进嘴里,端木赐再次问道:“比如呢?”
“除了您和曾参先生,再没其他人知道我俩修为被封印的事。”识趣地再次帮端木赐剥了一只砂糖橘,夏言继续堆笑道,“音音是坐忘境初期,我那天的表现战力也在坐忘境之上。”
“如果不是知道我们修为被封印,再给山海帮十个胆,他们敢来寻死么?”
这确实是问题的关键,也回到了问题的原点。
能进闻杏书院的都不是泛泛之辈,要么家里达官显贵,要么自身实力强大。
所以能打得过他们的不敢来打,有眼不识泰山的又打不过闻杏书院的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闻杏书院从来不设安防,允许随意出入的根本原因。只是昨天发生发生的事似乎证明了,大家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似乎是错的。
更关键的事,既然没人知道夏言和凌音的修为被封印了,那外人是怎么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