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你继续说说义和智四德。”子贡突然说道。
仁、义、礼、智四德????
夏言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印象中,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五常仁、义、礼、智、信是董仲舒扩充的。
三师兄没有提及“信”很正常,因为五常这个概念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但既然有四德,那孟子呢?
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孟子的任何一点消息?
夏言却没有敢在这一时刻发出自己的疑问,而是开始仔细思考关于义和智的看法。
“关于义,老师和机关城的那人一直也在辩。师弟认为,仁义和道义之间,其实不一定非要分个十分高下,绝对的对错。”夏言静默片刻,眉头微蹙,终是鼓起勇气,吐露了那个在对方耳中或许将如惊雷般震撼、被视为离经叛道之语的想法。
老师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到应当做的事而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现。羞恶之心是指对自己以及别人做不应当做的事(不正义)感到羞耻和憎恶。
人有正义感,便会努力实现种种可达到平等的社会理想,甚至以牺牲生命来表现仁义。
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同情理解尊重,爱人要以亲为出发点,而且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及国际关系,这样也有利于维护宗法礼制,保证国家正常运转。
机关城的那个说“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是无差别的爱吧。
“师哥您知道的,我和那人不共戴天,但我觉得……”
子贡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明白了对方所言,但他的表情却显得十分平静,丝毫看不出有半分恼怒之意。
仿佛对于夏言那所谓的“大逆不道”之语以及其对墨家的公然认可,都无法激起他内心深处的波澜。
此刻的子贡就如同那深不可测的湖水一般,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其水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暗流涌动,却是无人能够知晓。
夏言想了想,还是继续说道:“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实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和机关城纠结仁义还是道义,只要它符合大义,就是正义。”
“只要符合大义,就是正义吗?”这句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了子贡的心间,他那原本坚定的信念,此刻竟也出现了一丝裂痕。
仿佛是平静湖面上被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夏言的这一观点,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子贡心中一直以来未曾触及的角落。
他不禁回想起这些年来,自己所坚守的那些原则和立场,真的都是正确无误的吗?
是否也曾有过因盲目追求所谓的“大义”而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的时候呢?
一时间,无数个念头在子贡脑海中涌现,相互交织、碰撞。
他开始重新审视过往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像电影画面般在眼前不断闪过,而此时的他就像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
随着思考的深入,子贡越发觉得迷茫与困惑。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如今却变得模糊不清起来,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这种内心的挣扎并没有让他选择逃避或者放弃思考,反而激发起了他更强烈的探索欲望。
因为他深知,如果不能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今后的道路将会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