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问得极有水平。
既是对赵立春刚才精彩发言的肯定,也是将了他一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蓝图再美,也需要落地的路径。
王山这看似平淡的一问,实际上,就是在要求赵立春立刻表明,他并非只是一时兴起的夸夸其谈,而是真的有备而来。
这也是在给其他常委一个信号:他王山虽然欣赏新思路,但更注重实际操作。
赵立春迎着王山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从容不迫。
那笑容里,既有对王山问题的理解,更有早已准备好的应对。
“有的,有的,王书记。”
他的回答清晰而肯定,没有丝毫犹豫,显得胸有成竹。
“相关的改革草案和初步的实施计划书,我已经拟了一份。”
他话锋微微一转,带着一丝歉意,却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勤勉。
“只是今天情况特殊,过来得比较匆忙,那份文件还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本来是打算再仔细斟酌修改一下细节的。”
“下次的市委常委会议,我一定把它带过来,到时候再向各位领导做详细的汇报和说明,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番话,回答得滴水不漏。
既正面回应了王山的提问,表明自己确实有准备,并非空想家。
又用“匆忙”、“放在家里书桌上”、“熬夜拟草”这些细节,不动声色地反击了之前陈岩石关于他“吹空调脱离群众”的指责。
潜台词呼之欲出:你陈岩石同志盯着我办公室的空调不放,认为我贪图享受?
可你是否知道,我赵立春为了京州的发展,为了拿出这套改革方案,经常是熬夜工作到深夜?
这无形中,又为他增添了几分务实、勤政的形象分。
王山听完赵立春的回答,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想法,有魄力,更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政治智慧。
他再次环视四周,目光在每一位常委的脸上一一扫过,将他们或深思、或期待、或仍存疑虑的表情尽收眼底。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面色铁青、嘴唇紧抿的陈岩石身上。
王山心中明镜似的。
赵立春这突如其来的“亮剑”,不仅打乱了会议原有的节奏,更让原本打算发难的陈岩石结结实实地吃了个大瘪。
此刻的陈岩石,恐怕是满腔怒火无处发泄,憋屈到了极点。
但王山也清楚,这场会议进行到这里,已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再继续下去,任由陈岩石这位老同志的情绪失控,在这正式场合“胡闹”,只会损害市委班子的整体形象。
他王山作为市委书记,必须掌控全局,适时收场。
王山本以为,今天这场由“空调事件”引发的党组会议,顶多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甚至可能沦为一场关于工作作风的闹剧。
却万万没有想到,赵立春竟然能借此机会,反客为主,抛出了如此一份“大礼”。
这确实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很好。”
王山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沉稳。
“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议题,下次常委会再进行专题讨论。”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
“散会。”
他一锤定音,简洁有力地结束了这场充满戏剧性转折,也预示着京州未来可能发生深刻变革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