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这几日的气氛骤然紧绷。
京州市那场党组会议的内容,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猛烈席卷了整个汉东官场。
其威力之大,范围之广,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震动。
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官员,都能清晰感受到风暴中心传来的压力。
特别是赵立春提出的那两个“既要,又要”的精辟论断。
还有他关于“从内部重组员工,劳动合同”等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甚至可以说大胆到有些离经叛道的观点。
这些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不。
更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沉闷已久的汉东官场上空轰然引爆。
掀起的,是滔天巨浪,是轩然大波。
这些观点,起初只是在京州市内部流传。
随后,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扩散。
它们不仅在官场内部引发了持续不断,日益热烈的讨论。
争论。
甚至是激烈的辩驳。
不同立场的人,围绕着这些观点,开始了无声或有声的交锋。
其影响力甚至溢出了官场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
冲上了各大官方媒体的版面头条,甚至罕见地登上了热搜榜单。
一时间,“赵立春”、“京州改革”、“既要又要”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议纷纷的焦点。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都能听到人们谈论这个名字,谈论那些听起来既陌生又充满力量的词汇。
这股由京州而起,由赵立春点燃的强劲舆论风暴,其强度与广度,都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风暴自然也无可避免地吹到了汉东省的权力核心。
引起了省内最高层领导们的高度重视。
这其中,自然包括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群峰。
也包括汉东省的省长,钟正国。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风暴的源头——京州,以及那个搅动风云的名字,赵立春。
更何况,梁群峰的政治理念,一向是崇尚稳妥,偏向保守。
他对于任何可能破坏现有秩序的“激进”想法,都抱持着天然的警惕。
现在,他治下的京州市,一个年轻的市长,竟然公开提出了如此截然不同的施政观点。
这几乎是在公然挑战他的权威。
这跟时任省政法委书记的梁群峰所持的观点,很显然,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一种无声的对抗态势,已然形成。
……
省委大院。
这座象征着汉东权力中枢的建筑,今日似乎比往常更显肃穆。
走廊里脚步声都轻了许多。
省长办公室内。
烟灰缸里已经积了不少烟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文件柜散发出的陈旧纸张气息。
钟正国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而有节奏的声响。
目光深邃,带着审视的意味,落在对面的沙发上。
那里坐着的是梁群峰。
钟正国打破了室内的沉默,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梁书记。”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最近官媒热搜上那个赵立春同志,还有他在京州市党组会议上提出的那些观点。”
“你怎么看?”
梁群峰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
这个细微的动作,掩饰了他内心瞬间的波澜。
他沉吟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