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委经济专题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市委委员与各局委办的主要负责人,清一色的厅级干部。
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
灯光明亮,却驱不散那份沉甸甸的肃穆。
王山书记坐在主位,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他率先开口,声音沉稳,与之前的谨慎截然不同。
“同志们,刚刚结束的省委会议,做出了几项关键决定。”
他的语调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省委明确指示,汉东省将毫不动摇地深化改革开放。”
这句话本身并不意外。
真正的重点在后面。
“同时,省委决定,京州市作为汉东省的经济特区,其经济改革工作,将由赵立春同志全面负责。”
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极力压抑,却依然清晰可闻的吸气声。
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一道道目光,或惊诧,或探究,或难以置信,齐刷刷地投向了坐在王山书记身侧不远的赵立春。
太年轻了。
这个念头在许多人心中闪过。
将一个省会城市,一个经济特区的改革大权,完全交托给这样一位年轻人?
省委的决心,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更重要的是,“全面负责”这四个字。
从省委到市里,层层强调。
这不仅仅是授权,更是背书。
意味着赵立春在京州的经济改革,将拥有来自省委,甚至可能更高层级的,毫无保留的支持。
这分量,重如泰山。
赵立春仿佛没有察觉到那些聚焦在他身上的复杂目光。
他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自得或犹豫。
他示意工作人员,将一叠文件分发下去。
《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国有体制企业改革》。
标题醒目。
正是他在党组会议上提出,并引发争议的那份计划书。
“各位同志可以先看一下。”
赵立春的声音清晰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这份计划,我在之前的党组会议上,已经阐述过核心思路。”
“今天,结合省委的最新指示精神,我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计划书上。
“改革要见实效,理论必须结合实践。”
“我提议,选择大风厂,作为我们京州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个试点。”
“进行抓点实验。”
“这个试点项目,由我亲自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