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立刻拆开,只是用手指摩挲着封口。
钟正国端起茶杯,目光落在窗外,似乎在欣赏风景,实则余光一直留意着梁群峰的动作。
梁群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是普通的稿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笔锋刚劲有力。
他仔细阅读着,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钟正国耐心地等待着,没有催促。
良久,梁群峰看完了信。
他将信纸整齐地叠好,放回信封。
然后,他抬起头,再次看向钟正国。
两人目光相接。
无需言语,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已然达成。
他们都从陈岩石这封充满忧虑和批判的信中,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一个可以用来制衡,甚至是对付赵立春的机会。
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刀”去敲打一下那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陈岩石的这封信,简直是雪中送炭。
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利刃。
梁群峰转向秘书,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沉稳。
“这封信我收下了。”
“你回复一下,就说我知道了。”
“回头我会亲自去一趟京州视察工作。”
“到时候,我会找陈岩石同志详细了解情况。”
“至于京州那边,请他继续密切关注相关动向,搜集更全面的信息。”
“等我到了京州,让他当面跟我汇报。”
“是,梁书记。”
秘书躬身应下,随即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梁群峰靠在椅背上,心中却不平静。
他默默感叹。
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到了这个年纪。
居然还要花费心思,去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辈小子斗智斗勇。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心头涌起。
既有对赵立春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忌惮。
也有对自己不得不亲自下场应对的不甘。
这个赵立春,确实是个麻烦。
……
与此同时,京州市。
赵立春的临时办公室里,一片忙碌景象。
与省委大院的沉静压抑截然不同。
这里充满了活力与干劲。
几张简易的桌子拼在一起,上面铺满了各种规划图纸和文件。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脚步匆匆,脸上却带着兴奋的光芒。
赵立春站在一张巨大的京州市地图前。
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片区域。
那里,将被打造成全新的京州经济开发区。
他正在和几位核心部门的负责人讨论着具体的实施细节。
他的眼神专注,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大风厂的成功解决,只是第一步。
他要做的,远不止于此。
他要彻底改变京州的经济格局。
他要让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闻发布会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赵立春转过身,看向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必须尽快召开。”
“我们要把打造京州经济开发区的决心和规划,清晰地传递出去。”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