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石那张固执又自以为是的脸,在赵立春脑海中挥之不去。
后果太严重了。
赵立春很清楚,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大风厂必然走向深渊。
必须立刻阻止。
他快步走出办公楼,冷风吹在脸上,却丝毫无法平息他内心的焦灼。
他必须亲自去一趟绿藤。
找到杜门。
那个被陈岩石视为救星,实则可能将大风厂拖入泥潭的人。
他要当面把所有利害关系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杜门听。
看看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
京州这边,暂时只能交给高育良了。
赵立春坐进车里,拿出手机,拨通了高育良的电话。
“育良,我需要离开京州几天,去处理大风厂的紧急事务。”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高育良的声音传来,沉稳依旧。
“书记放心,京州有我。”
简单的几个字,透着毋庸置疑的能力与担当。
赵立春嗯了一声,挂断电话。
他对高育良是信任的。
这份信任,是多年共事积累下来的默契。
车辆启动,缓缓驶离市委大院。
赵立春靠在后座,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
他的思绪却没有停歇。
大风厂的危机需要解决,但长远布局同样不能耽搁。
俄国那边的合作,是汉东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绝不能因为大风厂的变故而停滞。
他必须抓紧一切时间,为汉东的未来铺路。
想到这里,他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杨福同志吗?我是赵立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
“赵书记?您好您好!”
杨福,汉东民航的负责人。
一个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渴望突破的实干家。
赵立春开门见山,直接表明来意。
“杨福同志,我这里有一份礼物,想送给汉东民航。”
“礼物?”杨福有些疑惑。
“一架波音747,虽然是退役的,但维护良好,完全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电话那头传来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波音747!
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
对于正面临转型困境的汉东民航来说,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尤其是国际航线稀缺,严重制约了汉东民航的发展。
一架波音747,意味着更多的国际航线,更大的发展空间。
“赵书记,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杨福的声音有些颤抖。
赵立春笑了笑,语气温和而坚定。
“杨福同志,这不是我个人的礼物,这是汉东省委省政府对汉东民航的支持。我们希望汉东民航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汉东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明白了,赵书记!”杨福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我代表汉东民航全体员工,感谢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辜负期望,努力拼搏,为汉东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赵立春满意地挂断电话。
他知道,汉东民航这盘棋,已经成功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