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盯紧,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点苗头,我都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这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像是一种效忠。
赵立春此行的合作目的,至此,已圆满达成。
他不仅与杜门这位地头蛇建立起了稳固的商业合作关系,更难得的是,赢得了对方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全力支持。
事情敲定,赵立春没有耽搁。
他立刻着手联系远在俄国的横杰列夫。
电话接通,他将刚刚与杜门敲定的,更为宏大、更具整合性的合作计划,向横杰列夫做了详细说明。
听筒那边的横杰列夫,显然也吃了一惊。
惊讶于赵立春的“胃口”之大,更诧异于他推进计划的速度与决心。
这个计划,比上次单纯谈大风厂时,更具挑战性,也更需要魄力。
然而,短暂的沉默思考后,横杰列夫最终还是被赵立春话语中透露出的诚意与那种敢想敢干的魄力所打动。
他爽快地同意了赵立春的升级版合作请求。
事情谈妥,横杰列夫还不忘在电话里调侃一句。
“我说赵,你上次来的时候,怎么不一次性把话说完呢?害我以为只是个小生意。”
赵立春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
就在赵立春与杜门紧锣密鼓布局未来之时,另一边的京州,却悄然掀起了一场风波。
陈岩石强行插手大风厂具体经营事务的行为,终究没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一些嗅觉敏锐、深挖细节的媒体记者,捕捉到了蛛丝马迹,并迅速将此事曝光!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尽管从法律程序上看,陈岩石的行为或许并未直接违法,但他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利用其影响力干预企业正常运营,这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竞争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他的做法,直接损害了大风厂数千名工人的切身利益,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则新闻,迅速发酵,成为了京州官场乃至整个社会街谈巷议的焦点。
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质疑陈岩石此举的动机与正当性。
有人同情大风厂工人的遭遇。
更多的人,则将目光投向了省委书记赵立春。
这位新上任的领导,将如何应对这位行为出格的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