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
整个京州官场瞬间被引爆,掀起了滔天巨浪。
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官员们,私下里,电话里,都在激烈地讨论着这件事。
他们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陈岩石的遭遇,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
一个老革命,一个曾经举足轻重的人物,竟然就这么被处理了。
同时,他们对赵立春的手段,更是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真想不到啊,陈老资格那么老,这次竟然把自己给折腾进去了…”
一位在机关里工作多年的处级干部放下电话,对着空荡的办公室喃喃自语,语气里满是唏嘘。
“这赵市长…不,现在该叫赵书记了,这手腕,真是又高又硬!”
“何止是高明。”
另一间办公室里,有人压低了声音,凑到同事耳边。
“听说,是赵书记亲自拍板,直接在会上定的调子…”
他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眼神里充满了神秘与忌惮。
“连钟**都…”
后面的话他没敢说出来,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一时间,各种版本的议论在官场内部疯狂流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猜测,分析,感叹,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整个京州官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微妙的阴云笼罩着。
空气都变得压抑起来。
那些原本还在左右摇摆,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们,此刻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他们必须立刻,马上,重新掂量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立场。
京州的天,真的变了。
……
与官场的压抑和紧张形成鲜明对比。
京州的街头巷尾,尤其是大风厂的工人们聚集区,却是一片欢腾。
当陈岩石被降级调任的消息传来。
工人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好!太好了!”
“总算把他弄走了!”
他们对陈岩石的遭遇,感到前所未有的解气。
这个倚老卖老,差点毁了他们饭碗的老家伙,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同时,他们对赵立春市长的魄力和能力,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市长才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官!”
“没错!不像某些人,嘴上说得好听!”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官。
赵立春保住了大风厂,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这就是天大的恩情。
郑西坡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已,当晚就喝了二两小酒。
他那沉寂已久的诗兴再次被点燃。
他挥笔写就一首新诗。
诗句辛辣,毫不留情地嘲讽了陈岩石的固执己见和最终的自作自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赵立春市长的果断和担当。
这首诗很快就在工友间传开了,引得大家纷纷叫好。
“赵市长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紧接着,工人们纷纷响应。
“我们永远支持赵市长!”
“跟着赵市长,有肉吃!”
支持赵立春的声音,成了此刻京州民间最强的主旋律。
……
汉东省城,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