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馍馍(1 / 2)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写的虽是朝鲜之境,道是中国又有何不可?”

**************************************

清末。奉天府。旅顺口。

这晚满街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沿途一片通红犹如一条火龙,火龙底下是如蝼蚁般的人群在络绎而行。耍猴的、舞龙舞狮的、跑旱船的、玩杂耍的、卖武的、演布袋戏的……好不热闹,正是难得的关帝庙庙会。

东新街和长街的交界最热闹不过,因为旅顺最有名的戏院──集仙茶园,正坐落于此。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方圆数里皆可听见大戏声。集仙茶园之所以有名,正是源于其露天的设计,没钱的都可以在栏栅外围观,口白都听得清清楚楚,由此也引来一大群穷人或舍不得给钱的人来看戏,而附近一带自然就成了旅顺口晚上最为热闹的地方。

大人在看戏,小孩则在附近看布袋。

“就是你吃了我爹吗?!”

“我只吃了你爹!没吃你妈!”

“可恶!今天我得宰了你!救回我爹!”

声音从一方形的蓝布内发出,高约一成人,布上有一木雕小台阁,台上舞动着两个布袋木偶:一是老虎,一是小孩。台下是一群看得出神的孩子,也有大人抱着孩子在看。

孩子中有一个身穿素白色回回服饰的小兄妹,眉清目秀的小妹妹正看得口瞪目呆,连手中的羊肉串也忘了吃。

“老虎”张牙舞爪:“你想跟他团聚?好!我成全你!”随后的是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

一些男孩一看见“老虎”如此嚣张,无不心有不忿的喊:“打牠!打死牠!”那回回女孩和其余的小孩则直愣愣的盯着台上,替那“小孩”担心。

“看棍!”“小孩”拾起一根木棍舞动起来。虽然那耍布袋的只是一只手舞动着偶人,但其动作仍然十分流畅,仿如真人一般。

“老虎”见“小孩”身边棍影重重,不敢轻举妄动。半晌“小孩”突然喝了一声,一个箭步冲了上前,高举木棍往“老虎”头上猛敲,“老虎”抵挡不住,虎头被敲得“咚咚”作响。

“好!”“打得好!”小孩们看得兴高采烈。

谁知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整个戏台被撞垮,里边耍布袋的也跌了出来,戏台的支架和布袋散满一地。四围的小孩和大人无不“哇”的一声四散。

“还跑?!”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大人压着一个约莫十岁的小乞丐在地上。那小乞丐看上去蓬头垢面,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的。那大人不停地拍打他的头,还有另一人双手交叉胸前站在旁边看着。虽是拍打,但那人却是使足了劲,那小乞丐被打得“啪啪”作响。

四散的人群又迅速地聚了回来。

“别打了!别打了!还给你就是嘛!”小乞丐一边嚼着东西一边喘着气的说。他一手挡着,一手把手中的馍馍递给拍打他的人,手已经被打得红红紫紫的。

那个人像是个掌柜,一手撇开馍馍道:“馍馍都脏了!还有你这个月来偷的怎么算?”

“我不是说给你打工吗?”

“你这小偷,老偷我馍馍,让你给我打工,不是引狼入室吗?”掌柜继续拍打小乞丐的头。

小乞丐挡着争辩道:“你请我给你打工,我有馍馍吃,还偷你的馍馍干嘛呢?”

四围的人就是看着那掌柜不停地拍打小乞丐的头,又或跟旁边的人议论一下,但就是没有人出声。

“还狡辩?!你这小偷,人这么小就偷东西,要是让你吃饱喽,还不会偷我的钱?”

“我偷你东西你可以报官去呀!干嘛老打人呢!”小乞丐继续拼命的挡着。

“哎唷!你看这小偷还会忽悠人呢!叫我报官?!”又是重重的一下,然后对旁边的小二说:“快!拿纸笔来!”

“要纸笔干嘛?”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