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126章 拜访李勣

第126章 拜访李勣(1 / 2)

未几,高有道来到正殿,朝李治拱手行礼。

“微臣高有道,见过陛下。”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你来找朕,所为何事?”

高有道道:“微臣听说薛将军在咽城杀了不少降兵,微臣以为此事必有缘故。”

李治抬头望着他,道:“高卿是想为薛仁贵求情?”

高有道忙道:“臣并非求情,只是关于此事,有些微拙见。”

李治摆手道:“你不必紧张。薛仁贵帮过你大忙,你帮他求情,朕也不会怪你。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高有道道:“据微臣所知,咽城是西突厥小牙城,贺鲁当初劫掠庭州,掳走数千百姓,都关押在咽城。”

李治微微一凛,道:“你继续说。”

高有道道:“臣阅览过庭州刺史的一份奏章,从里面可以看出,贺鲁对劫掠过去的唐人,非常残忍。”

李治凝视着他:“你是想说,因突厥人虐待庭州百姓,薛仁贵心中愤怒,才杀了突厥降兵?”

高有道忙道:“这只是臣的一些猜测,陛下可以等薛将军的奏章到了,也许会解释原因。”

李治笑了笑,道:“薛仁贵给朕写的奏章,已经到了。”

高有道忙问:“薛将军可解释过杀降原因?”

李治微笑道:“他确实解释了。你的猜测虽不完全正确,却也相差不远。”

高有道道:“那陛下准备如何处置薛将军?”

李治沉思了一会,道:“高卿,要想帮薛卿完全免罪,需要筹谋一二,你可愿为他帮忙?”

高有道拱手道:“臣义不容辞!”

李治道:“很好,朕准备明日开一个临时朝会,专门讨论薛仁贵杀降之事。其他的朕都想好,就是还不清楚武将们的想法。”

高有道道:“陛下是想让臣帮您去试探一下武将们?”

李治望着他,道:“主要是试探程知节、李勣、尉迟恭的想法,你可有办法?”

高有道略一思索,道:“臣定在明日朝会之前,办好此事。”

李治欣然道:“很好,你负责试探程知节和尉迟恭。至于李勣,就交给朕吧。”

高有道领旨退下。

……

右金吾卫卫署。

尉迟恭在桌子上重重一拍。

“小妇养的,这帮文官真不是东西,不就杀了几个降狗,竟小题大做!”

程知节喝了口茶,慢悠悠的道:“黑郎,你是在家关太久了吧,现在可不比咱们当年打天下的时候。”

尉迟恭道:“我看不出什么区别,打仗哪有不杀降的,一场大战过后,都红了眼,不杀几个降兵,哪里顺得过气来?”

程知节笑道:“以前是跟着先帝光膀子打天下,没那么多顾忌。如今求的是天下安稳,边境太平。”

尉迟恭道:“把胡狗全杀了,自然太平。”

程知节哼道:“你说的简单,有草原就有牛羊,有牛羊就有胡人,杀得完吗?”

尉迟恭咧嘴道:“那还不容易?隔十年杀一次,将他们数量控制在十万以下,谁敢犯我边境?”

程知节没好气道:“杀杀杀,你就知道杀!你怎么不向陛下提这个主意?”

尉迟恭顿时不吭声了。

片刻后,他站起身,朝外走了出去。

程知节急问:“你去哪?”

尉迟恭道:“自然是觐见陛下,薛仁贵的事我看干的不错,不能让他受了委屈。”

程知节急忙道:“你脑子别犯冲,这时候帮薛仁贵说话,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尉迟恭瞪眼道:“你怕了?”

程知节道:“我不是怕,只不过眼下陛下态度不明,先观察一阵,再行动不迟。”

尉迟恭想了想,又坐了回去。

便在这时,门外走进来一名军士,朝程知节道:“大将军,庞参军求见。”

尉迟恭道:“哪个庞参军?”

程知节皱眉道:“李靖的旧部,庞义,在战场断了双腿,被苏烈安置在一个铁匠铺子里。”

尉迟恭笑道:“是他啊,那小子我有印象。”

庞参军是被抬进来的,他一进屋子,就破口大骂。

“程知节,你年纪越大,就越胆小怕事了吗?”

尉迟恭听他骂程知节,顿时乐了。

“骂得好!”

庞参军侧头看了他一眼,冷哼道:“黑脸奴也在啊。”

尉迟恭大怒:“你说什么?”

庞参军道:“原以为你尉迟恭是个有血性的汉子,没想到年纪越大,也和程知节一样缩了卯子。”

尉迟恭嘿了一声,道:“看来是条疯狗,逮谁骂谁!”

程知节沉声道:“庞义,老夫看在李靖面子上,容让你几分,你别太过分。”

庞参军瞪眼道:“要是卫国公还在军中,绝不会让薛将军这种人,受半点委屈!”

尉迟恭愣道:“你是为薛仁贵而来?”

庞参军昂然道:“不错。”

尉迟恭哈哈一笑,道:“那你刚才没骂错,乃公认骂!”

第2/2页)

程知节皱眉道:“薛仁贵的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庞参军哼道:“是小高校书告诉我的,人家一个读书人,都比你们两个有血性!”

尉迟恭愣道:“哪又冒出一个小高校书?”

庞参军斜了他一眼,道:“新科状元都不认识,小高校书受圣人恩旨,参与机要,将来没准是个宰相。”

程知节心中一动,道:“他怎么说的?”

庞参军道:“小高校书说,参薛将军的人太多,没一个替他求情,圣人已打算召回薛将军问罪了。”

尉迟恭怒道:“程矮子,听到没,就因为你拦着我,差点害了人家薛仁贵!”

程知节不理他,朝庞参军道:“那他有没有说,圣人是什么态度?”

庞参军道:“他说圣人原本也不想惩罚薛将军,只因弹劾的人太多,才决定召薛将军回来问罪。”

程知节霍然起身,道:“黑郎,咱们去给薛仁贵求情!”

尉迟恭道:“这才对哩。”

两人大步离开。

庞参军见两人去求情,朝抬着他的军士道:“再抬我去见高侃将军。”

……

英国公府,后园。

李治不让李府家人禀告,径直来到后园。

只见李勣坐在湖岸边,头戴斗笠,身穿褐衣,手持鱼竿,仿佛一个普通渔翁一样。

“李公好自在啊。”李治笑着走了过去。

李勣转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为何不召臣入宫?”

李治走到湖边,笑道:“无妨,朕也想出来走走,坐下说话吧。”

李勣把自己的马扎给了李治,又命人取来一个马扎。

李治开门见山道:“李公,薛仁贵杀降之事,您可听说了?”

李勣道:“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老臣想不听到,也不成了。”

李治道:“那您怎么看待此事?”

李勣缓缓道:“陛下,我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怎么杀敌人都可以,却并不杀降,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治道:“是怕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吧?”

李勣道:“正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对付敌人,攻心为上,杀降只会激起他们更顽强的反抗。”

李治道:“朕明白。”

李勣道:“所以老臣请旨,在薛仁贵的事情上,请陛下压住私心,不要袒护薛仁贵。”

李治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李勣接着道:“陛下应表明态度,杀降之事上,绝不姑息纵容。”

李治依然沉默。

李勣道:“陛下的态度,是给所有外邦人看的,是为松懈他们的意志。”

李治拧眉道:“所以就要因此处罚大将?”

李勣微微一笑,道:“老臣并未说,让陛下惩罚薛将军。”

李治愣了愣,道:“那老将军的意思是……”

李勣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大唐灭东突厥时,颉利可汗想归降时,先帝是何态度?”

李治道:“先帝同意了颉利的归附。”

李勣微笑道:“正是如此。先帝同意归附,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后来老夫和卫国公偷袭颉利可汗,先帝可处罚我们?”

李治眼中一亮,道:“李公,朕一直想问你,你们当时出兵偷袭颉利,可有先帝密旨?”

李勣笑道:“没有,这是我们自作主张。”

李治笑了笑,心中并不相信。

李勣道:“我们当时偷袭颉利,是算定颉利归降之后,定会再度反叛。”

李治点点头。

李勣道:“先帝也看到这点,但他依然同意归降,这是为何?”

李治感叹道:“是为了让颉利放松警惕。”

李勣道:“先帝是为安抚突厥人。倘若攻击颉利的命令,是先帝下达,突厥人必顽抗到底。”

李治点点头:“朕明白了。”

李勣道:“陛下要让四方蛮夷明白,您是宽容仁慈的,不会赶尽杀绝。当他们走投无路,就会来归附我大唐。”

李治道:“薛仁贵呢?”

李勣道:“朝堂之上,老臣定会拼死维护薛将军。到时,陛下再赦免即可。”

李治点点头。

李勣是想让他占住道德制高点,黑脸由他去唱,结果却是一样。

李治忽然道:“李公可知,薛仁贵为何杀降?”

李勣道:“倒并未听人提过。”

李治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递给他。

李勣看完之后,目光一亮。

“既是如此,朝堂这场戏,就更容易唱了。”

李治道:“薛仁贵已派周智度回长安,向朕详细解释此事,明日就可抵达长安。”

“朕准备明日召开一场临时朝会,等朝臣们争执的差不多,再让周智度上朝,解释原因。”

李勣拱手道:“明日朝会之上,老臣定全力配合,卢国公和鄂国公那边……”

李治微笑道:“两位老将军那边,朕已有安排,李公不必担忧。”第2/2页)

程知节皱眉道:“薛仁贵的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庞参军哼道:“是小高校书告诉我的,人家一个读书人,都比你们两个有血性!”

尉迟恭愣道:“哪又冒出一个小高校书?”

庞参军斜了他一眼,道:“新科状元都不认识,小高校书受圣人恩旨,参与机要,将来没准是个宰相。”

程知节心中一动,道:“他怎么说的?”

庞参军道:“小高校书说,参薛将军的人太多,没一个替他求情,圣人已打算召回薛将军问罪了。”

尉迟恭怒道:“程矮子,听到没,就因为你拦着我,差点害了人家薛仁贵!”

程知节不理他,朝庞参军道:“那他有没有说,圣人是什么态度?”

庞参军道:“他说圣人原本也不想惩罚薛将军,只因弹劾的人太多,才决定召薛将军回来问罪。”

程知节霍然起身,道:“黑郎,咱们去给薛仁贵求情!”

尉迟恭道:“这才对哩。”

两人大步离开。

庞参军见两人去求情,朝抬着他的军士道:“再抬我去见高侃将军。”

……

英国公府,后园。

李治不让李府家人禀告,径直来到后园。

只见李勣坐在湖岸边,头戴斗笠,身穿褐衣,手持鱼竿,仿佛一个普通渔翁一样。

“李公好自在啊。”李治笑着走了过去。

李勣转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为何不召臣入宫?”

李治走到湖边,笑道:“无妨,朕也想出来走走,坐下说话吧。”

李勣把自己的马扎给了李治,又命人取来一个马扎。

李治开门见山道:“李公,薛仁贵杀降之事,您可听说了?”

李勣道:“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老臣想不听到,也不成了。”

李治道:“那您怎么看待此事?”

李勣缓缓道:“陛下,我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怎么杀敌人都可以,却并不杀降,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治道:“是怕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吧?”

李勣道:“正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对付敌人,攻心为上,杀降只会激起他们更顽强的反抗。”

李治道:“朕明白。”

李勣道:“所以老臣请旨,在薛仁贵的事情上,请陛下压住私心,不要袒护薛仁贵。”

李治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李勣接着道:“陛下应表明态度,杀降之事上,绝不姑息纵容。”

李治依然沉默。

李勣道:“陛下的态度,是给所有外邦人看的,是为松懈他们的意志。”

李治拧眉道:“所以就要因此处罚大将?”

李勣微微一笑,道:“老臣并未说,让陛下惩罚薛将军。”

李治愣了愣,道:“那老将军的意思是……”

李勣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大唐灭东突厥时,颉利可汗想归降时,先帝是何态度?”

李治道:“先帝同意了颉利的归附。”

李勣微笑道:“正是如此。先帝同意归附,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后来老夫和卫国公偷袭颉利可汗,先帝可处罚我们?”

李治眼中一亮,道:“李公,朕一直想问你,你们当时出兵偷袭颉利,可有先帝密旨?”

李勣笑道:“没有,这是我们自作主张。”

李治笑了笑,心中并不相信。

李勣道:“我们当时偷袭颉利,是算定颉利归降之后,定会再度反叛。”

李治点点头。

李勣道:“先帝也看到这点,但他依然同意归降,这是为何?”

李治感叹道:“是为了让颉利放松警惕。”

李勣道:“先帝是为安抚突厥人。倘若攻击颉利的命令,是先帝下达,突厥人必顽抗到底。”

李治点点头:“朕明白了。”

李勣道:“陛下要让四方蛮夷明白,您是宽容仁慈的,不会赶尽杀绝。当他们走投无路,就会来归附我大唐。”

李治道:“薛仁贵呢?”

李勣道:“朝堂之上,老臣定会拼死维护薛将军。到时,陛下再赦免即可。”

李治点点头。

李勣是想让他占住道德制高点,黑脸由他去唱,结果却是一样。

李治忽然道:“李公可知,薛仁贵为何杀降?”

李勣道:“倒并未听人提过。”

李治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递给他。

李勣看完之后,目光一亮。

“既是如此,朝堂这场戏,就更容易唱了。”

李治道:“薛仁贵已派周智度回长安,向朕详细解释此事,明日就可抵达长安。”

“朕准备明日召开一场临时朝会,等朝臣们争执的差不多,再让周智度上朝,解释原因。”

李勣拱手道:“明日朝会之上,老臣定全力配合,卢国公和鄂国公那边……”

李治微笑道:“两位老将军那边,朕已有安排,李公不必担忧。”第2/2页)

程知节皱眉道:“薛仁贵的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庞参军哼道:“是小高校书告诉我的,人家一个读书人,都比你们两个有血性!”

尉迟恭愣道:“哪又冒出一个小高校书?”

庞参军斜了他一眼,道:“新科状元都不认识,小高校书受圣人恩旨,参与机要,将来没准是个宰相。”

程知节心中一动,道:“他怎么说的?”

庞参军道:“小高校书说,参薛将军的人太多,没一个替他求情,圣人已打算召回薛将军问罪了。”

尉迟恭怒道:“程矮子,听到没,就因为你拦着我,差点害了人家薛仁贵!”

程知节不理他,朝庞参军道:“那他有没有说,圣人是什么态度?”

庞参军道:“他说圣人原本也不想惩罚薛将军,只因弹劾的人太多,才决定召薛将军回来问罪。”

程知节霍然起身,道:“黑郎,咱们去给薛仁贵求情!”

尉迟恭道:“这才对哩。”

两人大步离开。

庞参军见两人去求情,朝抬着他的军士道:“再抬我去见高侃将军。”

……

英国公府,后园。

李治不让李府家人禀告,径直来到后园。

只见李勣坐在湖岸边,头戴斗笠,身穿褐衣,手持鱼竿,仿佛一个普通渔翁一样。

“李公好自在啊。”李治笑着走了过去。

李勣转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为何不召臣入宫?”

李治走到湖边,笑道:“无妨,朕也想出来走走,坐下说话吧。”

李勣把自己的马扎给了李治,又命人取来一个马扎。

李治开门见山道:“李公,薛仁贵杀降之事,您可听说了?”

李勣道:“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老臣想不听到,也不成了。”

李治道:“那您怎么看待此事?”

李勣缓缓道:“陛下,我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怎么杀敌人都可以,却并不杀降,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治道:“是怕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吧?”

李勣道:“正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对付敌人,攻心为上,杀降只会激起他们更顽强的反抗。”

李治道:“朕明白。”

李勣道:“所以老臣请旨,在薛仁贵的事情上,请陛下压住私心,不要袒护薛仁贵。”

李治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李勣接着道:“陛下应表明态度,杀降之事上,绝不姑息纵容。”

李治依然沉默。

李勣道:“陛下的态度,是给所有外邦人看的,是为松懈他们的意志。”

李治拧眉道:“所以就要因此处罚大将?”

李勣微微一笑,道:“老臣并未说,让陛下惩罚薛将军。”

李治愣了愣,道:“那老将军的意思是……”

李勣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大唐灭东突厥时,颉利可汗想归降时,先帝是何态度?”

李治道:“先帝同意了颉利的归附。”

李勣微笑道:“正是如此。先帝同意归附,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后来老夫和卫国公偷袭颉利可汗,先帝可处罚我们?”

李治眼中一亮,道:“李公,朕一直想问你,你们当时出兵偷袭颉利,可有先帝密旨?”

李勣笑道:“没有,这是我们自作主张。”

李治笑了笑,心中并不相信。

李勣道:“我们当时偷袭颉利,是算定颉利归降之后,定会再度反叛。”

李治点点头。

李勣道:“先帝也看到这点,但他依然同意归降,这是为何?”

李治感叹道:“是为了让颉利放松警惕。”

李勣道:“先帝是为安抚突厥人。倘若攻击颉利的命令,是先帝下达,突厥人必顽抗到底。”

李治点点头:“朕明白了。”

李勣道:“陛下要让四方蛮夷明白,您是宽容仁慈的,不会赶尽杀绝。当他们走投无路,就会来归附我大唐。”

李治道:“薛仁贵呢?”

李勣道:“朝堂之上,老臣定会拼死维护薛将军。到时,陛下再赦免即可。”

李治点点头。

李勣是想让他占住道德制高点,黑脸由他去唱,结果却是一样。

李治忽然道:“李公可知,薛仁贵为何杀降?”

李勣道:“倒并未听人提过。”

李治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递给他。

李勣看完之后,目光一亮。

“既是如此,朝堂这场戏,就更容易唱了。”

李治道:“薛仁贵已派周智度回长安,向朕详细解释此事,明日就可抵达长安。”

“朕准备明日召开一场临时朝会,等朝臣们争执的差不多,再让周智度上朝,解释原因。”

李勣拱手道:“明日朝会之上,老臣定全力配合,卢国公和鄂国公那边……”

李治微笑道:“两位老将军那边,朕已有安排,李公不必担忧。”第2/2页)

程知节皱眉道:“薛仁贵的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庞参军哼道:“是小高校书告诉我的,人家一个读书人,都比你们两个有血性!”

尉迟恭愣道:“哪又冒出一个小高校书?”

庞参军斜了他一眼,道:“新科状元都不认识,小高校书受圣人恩旨,参与机要,将来没准是个宰相。”

程知节心中一动,道:“他怎么说的?”

庞参军道:“小高校书说,参薛将军的人太多,没一个替他求情,圣人已打算召回薛将军问罪了。”

尉迟恭怒道:“程矮子,听到没,就因为你拦着我,差点害了人家薛仁贵!”

程知节不理他,朝庞参军道:“那他有没有说,圣人是什么态度?”

庞参军道:“他说圣人原本也不想惩罚薛将军,只因弹劾的人太多,才决定召薛将军回来问罪。”

程知节霍然起身,道:“黑郎,咱们去给薛仁贵求情!”

尉迟恭道:“这才对哩。”

两人大步离开。

庞参军见两人去求情,朝抬着他的军士道:“再抬我去见高侃将军。”

……

英国公府,后园。

李治不让李府家人禀告,径直来到后园。

只见李勣坐在湖岸边,头戴斗笠,身穿褐衣,手持鱼竿,仿佛一个普通渔翁一样。

“李公好自在啊。”李治笑着走了过去。

李勣转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为何不召臣入宫?”

李治走到湖边,笑道:“无妨,朕也想出来走走,坐下说话吧。”

李勣把自己的马扎给了李治,又命人取来一个马扎。

李治开门见山道:“李公,薛仁贵杀降之事,您可听说了?”

李勣道:“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老臣想不听到,也不成了。”

李治道:“那您怎么看待此事?”

李勣缓缓道:“陛下,我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怎么杀敌人都可以,却并不杀降,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治道:“是怕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吧?”

李勣道:“正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对付敌人,攻心为上,杀降只会激起他们更顽强的反抗。”

李治道:“朕明白。”

李勣道:“所以老臣请旨,在薛仁贵的事情上,请陛下压住私心,不要袒护薛仁贵。”

李治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李勣接着道:“陛下应表明态度,杀降之事上,绝不姑息纵容。”

李治依然沉默。

最新小说: 盘点综漫强者设定:开局眯眯眼! 盘点综漫速通怪!开局神魄天宇 柯学:开局查妃英理避税 大庆:暴打庆帝,截胡叶轻眉! 光之国盘点:概念神系列震惊奥王 盘点特摄超模哥!开局诺亚! 盘点万界反差二创!保安大帝叶黑 木叶:曹操医生,开局顶撞美琴太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盘点综漫黑社会!端木将军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