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243章 长安贤王

第243章 长安贤王(2 / 2)

李忠愣了一下,道:“十一叔公,这事您为何不亲自向父亲汇报呢?”

李元嘉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仁德宽厚,只不过因李元景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叔辈亲王,有些嫌隙,我去说的话,效果并不好。”

抬头望着他,道:“我听长安百姓们说,陛下诸子之中,陈王最为仁厚孝顺,最得陛下宠爱,故而想托陈王,替百姓们说几句话。”

李忠听到此话,又惊又喜,笑道:“他们瞎说的,父亲最宠爱太子和七郎,哪会是我呢?”

李元嘉笑道:“旁观者清,百姓们的眼睛最雪亮。陛下宠爱太子和七皇子,只因他们年纪小,对陈王却不同,既有深切的信赖,也有浓浓的期望,自然严厉一些。”

李忠听得心花怒放,拱手道:“叔公放心,侄孙一定把此话转述父亲。”

李元嘉笑道:“那就多谢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忽然道:“陈王,最近都在读哪些书啊?”

李忠道:“正在读周易。”

李元嘉赞赏道:“以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读周易,足见聪慧。正好,我无意中收集到一本古书,是东汉刘表著的《五经章句》范本,详细讲解了五经文义,应该对你读五经有些帮助。”

李忠奇道:“叔公,刘表就是汉末荆州的刘表吗?”

李元嘉笑道:“正是此人,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会选继承人。”

李忠更加好奇了,道:“他怎么不会选继承人呢?”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第2/2页)

李灵夔摸了摸手指上的宝石指环,笑道:“那是你耐心好,我是受不了他们,身上一股子怪味。”

李元嘉也懒得与他争论,朝车夫招呼一声,道:“去陈王府。”

李灵夔皱眉道:“去陈王府干什么,咱们是叔公辈,李忠不来拜访咱们,何必掉价去拜访他?”

李元嘉横了他一眼,道:“就你话多,记住了,以后咱们需要经常与李忠打交道。”

李灵夔愣道:“为何?”

李元嘉附耳朝他说了几句。

李灵夔听完后,咧嘴一笑,道:“兄长,你这招不错,让他们争起来,咱们才能有机会。”

李元嘉瞪了他一眼,道:“别忘了这里是长安,说话注意一些。”

“哈哈,小弟记住了。”

两人很快来到陈王府,门子通报之后,李忠亲自出来迎接,朝两人拱手道:“见过两位叔公。”

李元嘉拉着他手,笑道:“一家人何必客气。”目光看向李忠身后,笑道:“吴王也在啊。”

李吉赶忙见礼道:“侄孙见过叔公。”

他与李忠关系极好,拜见太子之后,便直接来陈王府拜年了。

韩王和鲁王很快被请入大厅,因二人是长辈,李忠请他们坐了上首位。

李元嘉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喝了热茶,寒暄两句后,说道:“陈王,我和鲁王过来找你,除了拜正日外,也有事和你说。”

李忠早就猜到他有事了,毕竟双方先前并无交情,他若什么事没有就献殷勤,反而可疑。

“叔公请讲。”

李元嘉缓缓道:“我这几日走访民间,听一些百姓反馈,漠北部落增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希望你能上奏陛下。”

李忠愣了一下,道:“十一叔公,这事您为何不亲自向父亲汇报呢?”

李元嘉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仁德宽厚,只不过因李元景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叔辈亲王,有些嫌隙,我去说的话,效果并不好。”

抬头望着他,道:“我听长安百姓们说,陛下诸子之中,陈王最为仁厚孝顺,最得陛下宠爱,故而想托陈王,替百姓们说几句话。”

李忠听到此话,又惊又喜,笑道:“他们瞎说的,父亲最宠爱太子和七郎,哪会是我呢?”

李元嘉笑道:“旁观者清,百姓们的眼睛最雪亮。陛下宠爱太子和七皇子,只因他们年纪小,对陈王却不同,既有深切的信赖,也有浓浓的期望,自然严厉一些。”

李忠听得心花怒放,拱手道:“叔公放心,侄孙一定把此话转述父亲。”

李元嘉笑道:“那就多谢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忽然道:“陈王,最近都在读哪些书啊?”

李忠道:“正在读周易。”

李元嘉赞赏道:“以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读周易,足见聪慧。正好,我无意中收集到一本古书,是东汉刘表著的《五经章句》范本,详细讲解了五经文义,应该对你读五经有些帮助。”

李忠奇道:“叔公,刘表就是汉末荆州的刘表吗?”

李元嘉笑道:“正是此人,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会选继承人。”

李忠更加好奇了,道:“他怎么不会选继承人呢?”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第2/2页)

李灵夔摸了摸手指上的宝石指环,笑道:“那是你耐心好,我是受不了他们,身上一股子怪味。”

李元嘉也懒得与他争论,朝车夫招呼一声,道:“去陈王府。”

李灵夔皱眉道:“去陈王府干什么,咱们是叔公辈,李忠不来拜访咱们,何必掉价去拜访他?”

李元嘉横了他一眼,道:“就你话多,记住了,以后咱们需要经常与李忠打交道。”

李灵夔愣道:“为何?”

李元嘉附耳朝他说了几句。

李灵夔听完后,咧嘴一笑,道:“兄长,你这招不错,让他们争起来,咱们才能有机会。”

李元嘉瞪了他一眼,道:“别忘了这里是长安,说话注意一些。”

“哈哈,小弟记住了。”

两人很快来到陈王府,门子通报之后,李忠亲自出来迎接,朝两人拱手道:“见过两位叔公。”

李元嘉拉着他手,笑道:“一家人何必客气。”目光看向李忠身后,笑道:“吴王也在啊。”

李吉赶忙见礼道:“侄孙见过叔公。”

他与李忠关系极好,拜见太子之后,便直接来陈王府拜年了。

韩王和鲁王很快被请入大厅,因二人是长辈,李忠请他们坐了上首位。

李元嘉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喝了热茶,寒暄两句后,说道:“陈王,我和鲁王过来找你,除了拜正日外,也有事和你说。”

李忠早就猜到他有事了,毕竟双方先前并无交情,他若什么事没有就献殷勤,反而可疑。

“叔公请讲。”

李元嘉缓缓道:“我这几日走访民间,听一些百姓反馈,漠北部落增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希望你能上奏陛下。”

李忠愣了一下,道:“十一叔公,这事您为何不亲自向父亲汇报呢?”

李元嘉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仁德宽厚,只不过因李元景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叔辈亲王,有些嫌隙,我去说的话,效果并不好。”

抬头望着他,道:“我听长安百姓们说,陛下诸子之中,陈王最为仁厚孝顺,最得陛下宠爱,故而想托陈王,替百姓们说几句话。”

李忠听到此话,又惊又喜,笑道:“他们瞎说的,父亲最宠爱太子和七郎,哪会是我呢?”

李元嘉笑道:“旁观者清,百姓们的眼睛最雪亮。陛下宠爱太子和七皇子,只因他们年纪小,对陈王却不同,既有深切的信赖,也有浓浓的期望,自然严厉一些。”

李忠听得心花怒放,拱手道:“叔公放心,侄孙一定把此话转述父亲。”

李元嘉笑道:“那就多谢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忽然道:“陈王,最近都在读哪些书啊?”

李忠道:“正在读周易。”

李元嘉赞赏道:“以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读周易,足见聪慧。正好,我无意中收集到一本古书,是东汉刘表著的《五经章句》范本,详细讲解了五经文义,应该对你读五经有些帮助。”

李忠奇道:“叔公,刘表就是汉末荆州的刘表吗?”

李元嘉笑道:“正是此人,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会选继承人。”

李忠更加好奇了,道:“他怎么不会选继承人呢?”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第2/2页)

李灵夔摸了摸手指上的宝石指环,笑道:“那是你耐心好,我是受不了他们,身上一股子怪味。”

李元嘉也懒得与他争论,朝车夫招呼一声,道:“去陈王府。”

李灵夔皱眉道:“去陈王府干什么,咱们是叔公辈,李忠不来拜访咱们,何必掉价去拜访他?”

李元嘉横了他一眼,道:“就你话多,记住了,以后咱们需要经常与李忠打交道。”

李灵夔愣道:“为何?”

李元嘉附耳朝他说了几句。

李灵夔听完后,咧嘴一笑,道:“兄长,你这招不错,让他们争起来,咱们才能有机会。”

李元嘉瞪了他一眼,道:“别忘了这里是长安,说话注意一些。”

“哈哈,小弟记住了。”

两人很快来到陈王府,门子通报之后,李忠亲自出来迎接,朝两人拱手道:“见过两位叔公。”

李元嘉拉着他手,笑道:“一家人何必客气。”目光看向李忠身后,笑道:“吴王也在啊。”

李吉赶忙见礼道:“侄孙见过叔公。”

他与李忠关系极好,拜见太子之后,便直接来陈王府拜年了。

韩王和鲁王很快被请入大厅,因二人是长辈,李忠请他们坐了上首位。

李元嘉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喝了热茶,寒暄两句后,说道:“陈王,我和鲁王过来找你,除了拜正日外,也有事和你说。”

李忠早就猜到他有事了,毕竟双方先前并无交情,他若什么事没有就献殷勤,反而可疑。

“叔公请讲。”

李元嘉缓缓道:“我这几日走访民间,听一些百姓反馈,漠北部落增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希望你能上奏陛下。”

李忠愣了一下,道:“十一叔公,这事您为何不亲自向父亲汇报呢?”

李元嘉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仁德宽厚,只不过因李元景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叔辈亲王,有些嫌隙,我去说的话,效果并不好。”

抬头望着他,道:“我听长安百姓们说,陛下诸子之中,陈王最为仁厚孝顺,最得陛下宠爱,故而想托陈王,替百姓们说几句话。”

李忠听到此话,又惊又喜,笑道:“他们瞎说的,父亲最宠爱太子和七郎,哪会是我呢?”

李元嘉笑道:“旁观者清,百姓们的眼睛最雪亮。陛下宠爱太子和七皇子,只因他们年纪小,对陈王却不同,既有深切的信赖,也有浓浓的期望,自然严厉一些。”

李忠听得心花怒放,拱手道:“叔公放心,侄孙一定把此话转述父亲。”

李元嘉笑道:“那就多谢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忽然道:“陈王,最近都在读哪些书啊?”

李忠道:“正在读周易。”

李元嘉赞赏道:“以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读周易,足见聪慧。正好,我无意中收集到一本古书,是东汉刘表著的《五经章句》范本,详细讲解了五经文义,应该对你读五经有些帮助。”

李忠奇道:“叔公,刘表就是汉末荆州的刘表吗?”

李元嘉笑道:“正是此人,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会选继承人。”

李忠更加好奇了,道:“他怎么不会选继承人呢?”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第2/2页)

李灵夔摸了摸手指上的宝石指环,笑道:“那是你耐心好,我是受不了他们,身上一股子怪味。”

李元嘉也懒得与他争论,朝车夫招呼一声,道:“去陈王府。”

李灵夔皱眉道:“去陈王府干什么,咱们是叔公辈,李忠不来拜访咱们,何必掉价去拜访他?”

李元嘉横了他一眼,道:“就你话多,记住了,以后咱们需要经常与李忠打交道。”

李灵夔愣道:“为何?”

李元嘉附耳朝他说了几句。

李灵夔听完后,咧嘴一笑,道:“兄长,你这招不错,让他们争起来,咱们才能有机会。”

李元嘉瞪了他一眼,道:“别忘了这里是长安,说话注意一些。”

“哈哈,小弟记住了。”

两人很快来到陈王府,门子通报之后,李忠亲自出来迎接,朝两人拱手道:“见过两位叔公。”

李元嘉拉着他手,笑道:“一家人何必客气。”目光看向李忠身后,笑道:“吴王也在啊。”

李吉赶忙见礼道:“侄孙见过叔公。”

他与李忠关系极好,拜见太子之后,便直接来陈王府拜年了。

韩王和鲁王很快被请入大厅,因二人是长辈,李忠请他们坐了上首位。

李元嘉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喝了热茶,寒暄两句后,说道:“陈王,我和鲁王过来找你,除了拜正日外,也有事和你说。”

李忠早就猜到他有事了,毕竟双方先前并无交情,他若什么事没有就献殷勤,反而可疑。

“叔公请讲。”

李元嘉缓缓道:“我这几日走访民间,听一些百姓反馈,漠北部落增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希望你能上奏陛下。”

李忠愣了一下,道:“十一叔公,这事您为何不亲自向父亲汇报呢?”

李元嘉沉默了一会,道:“陛下仁德宽厚,只不过因李元景的原因,对我们这些叔辈亲王,有些嫌隙,我去说的话,效果并不好。”

抬头望着他,道:“我听长安百姓们说,陛下诸子之中,陈王最为仁厚孝顺,最得陛下宠爱,故而想托陈王,替百姓们说几句话。”

李忠听到此话,又惊又喜,笑道:“他们瞎说的,父亲最宠爱太子和七郎,哪会是我呢?”

李元嘉笑道:“旁观者清,百姓们的眼睛最雪亮。陛下宠爱太子和七皇子,只因他们年纪小,对陈王却不同,既有深切的信赖,也有浓浓的期望,自然严厉一些。”

李忠听得心花怒放,拱手道:“叔公放心,侄孙一定把此话转述父亲。”

李元嘉笑道:“那就多谢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忽然道:“陈王,最近都在读哪些书啊?”

李忠道:“正在读周易。”

李元嘉赞赏道:“以你这个年龄,就开始读周易,足见聪慧。正好,我无意中收集到一本古书,是东汉刘表著的《五经章句》范本,详细讲解了五经文义,应该对你读五经有些帮助。”

李忠奇道:“叔公,刘表就是汉末荆州的刘表吗?”

李元嘉笑道:“正是此人,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会选继承人。”

李忠更加好奇了,道:“他怎么不会选继承人呢?”

李元嘉道:“他的长子刘琦聪明多学,沉稳内敛,次子刘琮却并无过人之才。只因刘琦母亲早死,次子是继室蔡氏所生,蔡氏厌恶刘琦,常在刘表面前说长子坏话,刘琦差点被她害死,荆州最终也交给刘琮继承了。”

李忠听完后,怔怔不语,似乎陷入思索。

李元嘉默默喝着茶,并不打扰他。

吴王李吉却忽然道:“阿兄,明日我能和你一起去宫中拜见婶娘吗?”

李忠愣了一下,笑道:“当然可以。”

李元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刚才提起刘琦,就是希望李忠在刘琦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李吉不经意的一句话,却仿佛在提醒李忠,他和刘琦不同,他还有母亲,且在宫中过的很好。

李元嘉瞥了李吉一眼,寻思道:“此子是有意如此呢,还是误打误撞呢?”

李元嘉又陪李忠说了一会闲话,言谈之中,对他非常关怀。

一个时辰后,李元嘉和李灵夔便起身告辞了。

最新小说: 娘娘颇得圣眷 四合院:退伍回归,我人生赢家! 正太文抄公殿下的综漫人生 综漫超模哥:开局琦玉梳中分! 崩铁王之契约 [综英美]小丑养崽,没逝,挺好的 影视:一菲你别哭,真是诺澜主动 盘点战力超模怪,神话大罗震万界 宝可梦双对比!开局曝光十大战役 盘点特摄超模存在!开局闪耀迪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