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竟然没有被直接淘汰?这本身,或许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或者说,是更大“惊吓”的开始?
中期评审的结果,在苏浅夏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搅得她老是心神不宁。
那位老教授“谨慎的兴趣”,像一根救命稻草,让她在濒临放弃的边缘,又看到了一丝渺茫的可能性。
但同时,教授对于完成度和佩戴性的批评,也像一盆冷水,让她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那个所谓的作品,距离真正的设计还有十万八千里。
更让她矛盾的是秦朗的态度。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或者说,是乐天派到了没心没肺的地步。
评委那点模糊的、带着明显保留的兴趣,到了他嘴里就成了巨大的肯定,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抽象和垃圾艺术这条歪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
“苏同学,我们得乘胜追击!”
回到宿舍“工作室”后,秦朗依旧处于亢奋状态,指着那堆废料,
“老教授都说了,我们想法大胆!说明评委们渴望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我们要把抽象进行到底!要更纯粹!更有冲击力!”
苏浅夏看着他那副打了鸡血的样子,再看看桌子上那堆依旧散发着“我是垃圾”气息的材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秦朗,”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充满火药味,
“我承认,你的想法……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
但是,老教授也指出了问题。完成度和佩戴性!
我们不能只顾着表达所谓的‘观念’,而忽略了珠宝最基本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她拿起那件雏形作品,指着上面尖锐的玻璃碴和摇摇欲坠的结构,
“你告诉我,这东西,谁能戴?怎么戴?戴出去不怕划伤自己或者散架吗?
就算你的‘观念’再深刻,如果它只是一堆无法佩戴、看起来像意外事故现场的废料,那它就不是成功的珠宝设计!”
“哎呀,细节问题嘛,可以慢慢完善。”
秦朗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重点是灵魂!灵魂不能丢!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美观’和‘佩戴性’,就向庸俗的审美妥协!纯粹的抽象才有力量!”
“这不是妥协!这是专业!”苏浅夏的声音忍不住拔高,
“艺术不是空中楼阁!尤其是设计!它需要在限制中寻找自由,在功能和形式之间找到平衡!不是像你这样,一味地追求怪异和颠覆!”
两人再次因为设计理念的分歧而争论起来。
但这一次,苏浅夏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或许是因为中期评审那一点点微弱的“肯定”,或许是被秦朗那近乎偏执的自信所感染,又或许是……
她内心深处那点不甘心和好胜心在作祟——既然已经被迫走上了这条“邪路”,总不能真的半途而废,交上去一堆纯粹的垃圾吧?
在争论的过程中,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愤怒地反驳和抗拒,而是开始下意识地……尝试去理解秦朗那奇葩的“脑回路”。
当秦朗说“要更有冲击力”时,她脑子里想的不再是“这人疯了”,而是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