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宫,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嬴政端坐在王座之上,手中捧着一份竹简,正专注地翻阅着上面的内容。
他深邃的双眸中,透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锐利,仿佛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秘密。
在他的身前,李斯恭敬地低着头,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许久,嬴政的声音悠悠响起,打破了宫殿内的寂静:“我大秦册封国师一事,还有多少朝臣在私下妄自议论?”
李斯听到嬴政的询问,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朝臣们在私底下应当不敢公然议论此事,只是通过上书的方式,声称此举不合大秦规制。”
按理说,陛下做出的决策,朝臣们绝不敢轻易非议。
然而,此次国师之位,竟然位列三公之上,这一超乎常规的安排,自然引得一些朝臣心中暗自不满。
只是碍于陛下的威严,不敢当面表露,只能通过上书的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合规制?”
嬴政冷冷地笑了一声,随手将手中的竹简丢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犀利地瞥向下方的李斯,质问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李斯心中一紧,忙咽了口唾沫,急忙躬身行礼,惶恐地说道:“臣不敢!”
尽管他身为大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见识过苏离那令人惊叹的神仙手段之后,他哪里还敢对国师之位有任何非议?
更何况,苏离对朝堂之事似乎毫无兴趣,一心沉醉于自己的修行与学问之中,并未对他这个丞相的权力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嬴政这才收回目光,语气威严地说道:“大秦的制度,皆是朕所定下。告诉群臣,今后朕不想再看到任何议论国师的奏疏。”
李斯连忙点头,高声应道:“遵旨!”
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向嬴政开口说道:“陛下,关于焚书一事,朝臣们虽无人敢出面劝谏陛下,但臣还是听闻了一些私下的议论。
此外,让诸子百家交出他们的传承典籍,只怕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自从淳于越因反对焚书而被惩处之后,群臣们短期内自然不敢再对陛下的命令妄加议论。
然而,焚烧六国百家之书,如此重大的举措,又怎能不引发各方的反对与抵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