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国师提及了过去和现在,却唯独对未来只字不提。
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二人在未来曾有过交集?
像大秦国师这般能够推演天机的高人,以未来的视角来对待当下,听起来虽然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却又似乎合乎情理。
“先生竟通晓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之事?”张良不禁问道。
然而,对于张良的询问,苏离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未来之事变幻莫测,难以完全通晓。不过,我与子房的确算是在未来熟识。”
果然!
张良瞳孔微微收缩。
以他的聪慧,自然听出了苏离话语中的深意。
这分明是在暗示,他与这位大秦国师,将会在未来建立起深厚的交情。
所以,这位高人此刻才会如同老友一般,与他亲切交谈!
这一刻,即便以张良的沉稳,也着实被惊到了。
他的心底深处,并非没有怀疑苏离是在哄骗他,毕竟未来之事虚无缥缈,难以捉摸。
可是,无论他如何思索,都想不明白苏离哄骗他的动机是什么。
毕竟,对方的言行之间,分明都透露出满满的善意。
想清楚这一切后,张良索性也不再拘谨。
“先生所言,的确令子房深感震惊。”
不管苏离所说的是真是假,当下能与这位国师友好相处,对他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到底是聪明人啊!
苏离心中暗自赞赏。
关系拉近了,就更方便他拿张良来试验自己所创的儒家功法了!
他没有再继续先前关于未来的话题,而是抬头望向天际,话锋一转:“先前始皇帝询问我焚书一事之时,我曾特意提点他,儒家经典,绝对不可毁弃。你可知这是为何?”
此次张良来到咸阳,正是为了焚书一事。
但苏离的这个问题,却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位大秦国师不仅知晓他的来意,还反过来询问他,这种被人看透心思的感觉,实在是有些怪异。
张良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向苏离行了一个弟子之礼,说道:“子房不知,请先生明示。”
他确实不明白,大秦国师为何要保全儒家经典。
毕竟,在他看来,儒家与苏离之间,似乎并无任何关联。
否则,师叔荀子也不会派他前来咸阳拜见苏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