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宫灯的光晕在雕花窗棂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夏绯站在窗边,望着远处闪烁的万家灯火,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苍烬,这个曾经在她眼中温文尔雅的男子,如今却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他隐藏的野心,如同潜伏在暗夜中的毒蛇,随时可能给予致命一击。
她想起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步步惊心。
为了调查苍烬,她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甚至冒险深入敌国境内,搜集他与敌国来往的证据。
每一次的行动,都如同在赌博,赌上自己的性命,赌上国家的命运。
值得庆幸的是,张丞相和刘御史在朝堂上也并非毫无作为。
他们暗中联络了一些忠于皇上的大臣,收集苍烬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罪证,并秘密送到了夏绯手中。
孙将军则在军中密切关注苍烬的动向,留意他是否有调兵遣将的异常举动。
这些汇集而来的信息,拼凑出了一幅完整的图景,揭示了苍烬的惊天阴谋:他竟然与敌国勾结,意图里应外合,颠覆本国政权!
夏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悲伤和恐惧的时候。
她必须尽快行动,将这个阴谋公之于众,阻止苍烬的疯狂计划。
她将收集到的证据仔细整理、分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
然后,她秘密联系了张丞相和刘御史,商议如何将这些证据呈到皇上面前。
这是一个危险的计划。
苍烬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甚至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夏绯知道,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福祉,她必须放手一搏。
几日后的早朝,气氛异常凝重。
夏绯、张丞相和刘御史三人,早已做好了准备。
当皇上询问朝中事务时,张丞相率先站了出来,奏道:“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准奏。”皇上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张丞相看了一眼夏绯,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弹劾:“臣要弹劾当朝丞相苍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甚至……通敌叛国!”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苍烬的党羽们则脸色大变,纷纷看向苍烬,
苍烬原本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此刻也不禁变了脸色。
他猛地站起身来,指着张丞相怒斥道:“张大人,你血口喷人!本相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何来通敌叛国之说?”
张丞相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沉声道:“苍大人,你敢说你与敌国使臣从未私下会面?你敢说你从未收受过敌国的贿赂?你敢说你安插在军中的眼线,不是为了里应外合,颠覆我朝江山?”
苍烬冷哼一声:“一派胡言!你有什么证据?”
这时,夏绯站了出来,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文书,朗声道:“臣女有证据!”
她将手中的文书呈了上去,然后条理清晰地陈述了苍烬与敌国勾结的种种罪行,包括他与敌国使臣秘密会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他收受贿赂的数额、方式,甚至还有他安插在军中眼线的名册。
每一个证据,都确凿无疑,每一个细节,都令人触目惊心。
朝堂上的气氛,从最初的哗然,逐渐变得凝重,最后,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苍烬的脸色,也从最初的愤怒,变成了惊慌,最后,只剩下苍白和绝望。
面对夏绯的指控,苍烬一开始还试图狡辩……
夏绯站在大殿之上,看着苍烬颓败的身影被侍卫押下去,心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她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苍烬的势力盘根错节,即便在朝堂上失势,暗地里也必然留有后手。
这场权力之争,远没有结束。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佩,这是苍烬曾经赠予她的,说是象征他们之间的情谊。
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