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视频内容的展开,特别是那段关于朱元璋早年乞讨、受尽苦难的描述,许多经历过元末乱世、同样饱尝艰辛的老百姓,感同身受,甚至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唉,太祖爷当年也不容易啊……”
“谁说不是呢,那年头,能活下来就是造化了。”
“咱们这位爷,真是从苦水里泡出来的。”
这种同情和感慨,在旁白开始“揭秘”那段“难以启齿的经历”时,戛然而止。
当“出卖勾子”四个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时,整个南京城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随即,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喧哗声、惊呼声、议论声,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爆发出来!
茶馆酒肆里,原本还在高谈阔论的茶客们,此刻都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我……我没听错吧?天幕说……太祖爷当年……卖……卖……”一个胆大的茶客结结巴巴地开口,声音都在发抖。
“嘶——!”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是污蔑!是妖言惑众!”一个老秀才猛地站起来,涨红了脸,激动地反驳,“太祖爷乃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岂会行此等……此等苟且之事!”
“可……那上面有影有声,说得跟真的一样……”有人小声嘀咕。
“啧啧啧,真是闻所未闻啊!为了几个馒头,连……连屁股都卖了?这……”一个市井无赖模样的汉子,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语气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看来皇帝老儿当年,过得还不如咱呢!”
“住口!休得胡言乱语,妄议陛下!”立刻有人出声呵斥。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茶馆里交织,争论不休。有坚决不信、认为是妖魔鬼怪作祟的;有半信半疑、觉得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根据这段“黑历史”,对朱元璋的一些行为进行“全新解读”。
“怪不得太祖爷登基之后,那么恨贪官污吏,还搞出剥皮揎草那么残酷的刑罚,原来是自己当年受过那种屈辱,所以才……”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能乱说!”
类似的场景,在南京城的各个角落上演。
菜市场里,买菜的大妈们停止了讨价还价,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脸上表情精彩纷呈。
秦淮河畔,画舫上的歌姬和恩客们也停止了嬉笑,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觉得这比任何戏文都要离奇刺激。
私塾里,教书先生试图维持秩序,让学生们不要喧哗,但孩子们早已被天幕吸引,交头接耳,好奇地问着“卖勾子是什么意思”。
甚至在城外的田埂上,正在劳作的农夫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仰着头,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
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滋生和传播。
“听说了吗?天上的神仙说,咱们太祖爷以前是……”
“真的假的?还有这事?”
“千真万确!天上放的影儿呢!还有人指认呢!”
“我的天爷!这……这以后谁还敢说太祖爷是真龙天子啊?”
一些平日里游手好闲、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地痞流氓,更是觉得找到了宣泄口。他们开始在街头巷尾添油加醋地传播这个“秘闻”,言语间充满了对皇权的嘲讽和不敬。在他们看来,“皇帝也不过如此嘛,当年还不是跟咱们一样,甚至还不如咱们!”这种想法,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胆气。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